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任务与出发 (第3/3页)
任逸的宇航服是特克诺罗吉专门为他设计的,带有氧气供应和内置的生命支持系统,以保证任逸在真空环境中可以正常呼吸和生存。 任逸的宇航服外观与其他的宇航服也略有不同,它带有一些特殊的装置,如能够探测异常空间波动的仪器和能够显示三维星图的屏幕。 在斯特鲁克向优塔拉咨询问题,任逸体验特制宇航服新鲜感的时候,一众身穿白色宇航服的空间站维修人员迅速来到BMS-1的周围,他们手持各种工具,开始对BMS-1进行维护。 其中一位工程师通过悬浮在手中的设备扫描着BMS-1的外壳,检查着有没有受损的部位。另外几位工程师则打开了BMS-1的机舱门,开始对内部进行检查和清理。他们使用各种仪器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零部件,将损坏的部件拆卸下来,然后重新安装和测试。 在空间站,维修人员们经常需要对各种类型的太空飞船进行维护和修理。他们的工作需要高超的技能和经验,以及对太空环境下各种复杂系统的深入了解。 “走吧,我们现在去空间站内部。” 从优塔拉那得到了指示的斯特鲁克带着主角离开了船坞,向着空间站内部走去。 他们走在一条宽敞明亮的走廊上,四周是银色的墙壁和灰色的地板,墙壁上装饰着一些未知的符号和装置。 “我们要去的是这个方向。” 斯特鲁克朝着一个标志牌的方向调头,主角看了看形似左转标志牌,跟了上去。 沿着走廊走了一段时间,一阵熟悉的声音响起。 “欢迎来到空间站。请注意,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请不要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进入未授权区域。” 任逸听出是优塔拉的声音。 “目前由科研机构研发的设备使用的人工智能暂时都是由优塔拉负责。”看出任逸的疑惑,斯特鲁克向他解释。 任逸点了点头,然后注视着走廊两侧的开放式门,里面是各种设备和仪器。他们继续前进,穿过了一个机器人工作区域,看到了一些奇特的机器人在工作,它们在进行各种维修和建设工作。 “这些机器人都是由优塔拉进行程序控制,它们可以根据优塔拉的指令自主工作,也可以与航天员协作完成一些任务。”斯特鲁克解释道。 又曲曲绕绕的穿过空间站内部的数条走廊,两人终于来到了空间站的大厅。空间站内部非常宽敞,大厅的墙上挂着各种仪器和屏幕,一些智能机器人以及航天员正在进行着工作。 “这里。” 刚刚走进空间站内部大厅,斯特鲁克和任逸脑海中就响起熟悉的声音。紧接着,一个熟悉的高大身影从远处快步朝着他们的方向走来。很快,同样身着宇航服特克诺罗吉来到两人面前。 三人见面,互相寒暄了一阵。 “作为的首批试乘员之一,感觉怎么样?” 特克诺罗吉看向任逸。 后者听到后愣了一下,然后开始搜刮着肚子里的夸奖之词,思考着该如何回答。 “飞行过程感觉蛮好的,还有斯特鲁克教官的驾驶技术很好,驾驶BMS-1很稳定。”憋了半天,任逸憋出了这么一句夸奖的话。 “谢谢你的夸奖,等下优塔拉会带你去空间站的休息区歇息一天,明天我们就准备前往任务地区报道。” 说完,斯特鲁克看向特克诺罗吉。 “特克诺罗吉,辛苦你和我去准备一下任务可能需要的装备和设备。” “好的,那教官还有特克诺罗吉,明天见。” 任逸点了点头,然后朝着优塔拉的指引离开大厅,朝着空间站休息区出发。 目送任逸离开大厅,特克诺罗吉转头看向斯特鲁克。 “任务的内容你跟他说了吗?” 斯特鲁克摇了摇头。 “没有,等路上在与他说吧。” 斯特鲁克转身朝着大厅另一个方向的出口走去。特克诺罗吉站在原地,好像在想着什么,然后快步跟上斯特鲁克。 —————————————————— 第二天。 三人早早地来到空间站的船坞,他们乘坐着已经由工作人员维护好了的BMS-1,准备开新的航行。 驾驶舱内,依旧是斯特鲁克cao作飞船,特克诺罗吉则在旁边进行着各种仪器的调试,而任逸在驾驶舱外的设备存放区清点和确认设备和装备。 舱内静默无声,只有BMS-1引擎的轰鸣声和氧气循环系统的声音。 随着船坞舱门打开,完成身份验证的BMS-1驶出空间站,重新回到宇宙空间的怀抱。 太空依旧是一片漆黑,只有远方行星的光亮。BMS-1缓缓飞离空间站,在飞离出一定距离后,斯特鲁克打开反物质引擎,BMS-1再次化为蓝色的闪电,向着异常空间波动的星系进发。 BMS-1上,清点确认完设施设备的任逸来到驾驶舱同斯特鲁克汇报。 斯特鲁克沉默片刻。 “任逸。” 斯特鲁克有些严肃的语气在任逸的脑海中响起。 “嗯?有什么事吗教官。” 任逸丝毫没有察觉出斯特鲁克语气的异常。 “我们要前往的是你第一次出现那个星系。” “嗯?” 任逸愣住了。脸上的表情随之凝固。 “近期科研部门在那片星系再次探测到了我们发现你的时侯出现的异常空间波动。” 斯特鲁克的话如同一个炮仗在任逸的心里炸开,他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教官,难道说......” “跟你想的一样。” 好似察觉到了任逸的想法,在他的想法出现后,斯特鲁克肯定的声音响彻任逸的脑海。 “可能会再次出现和你来自一个宇宙的生物,又或者是......” “你的同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