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好消息 (第2/3页)
因此,得知有人发现了海底矿源,而且开发难度不高,立即得到了公司高层的重视,甚至是连夜开了一个高层会议,制定了一个长远的计划。 那就是海底矿源的计划。 实际上,有些公司早就把目光转向海洋了。 毕竟陆地的宝石矿就那么多,能开发的基本上都开发了。发现不了的,开发难度恐怕也不比海底的弱多少。 只不过,海底的宝石矿很难勘探。 大海捞针一样。 开采条件倒是逐步成熟了。 最典型的就是钻石。 相比于传统的地下开采,海底开采钻石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和机遇,这种新兴的采矿方式不仅可以提高钻石的产量,也能够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海底开采钻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南非的一家钻石公司开发了一种称为“垂直震荡器”的设备,可以在海底开采钻石。这种设备在海底打出震荡波,然后将震荡波反射回来,从而确定矿床的位置。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海底钻石开采技术,如“水下采矿系统”和“潜水器式钻石开采器”,这些技术使得海底钻石开采更加高效和安全。 进入21世纪初,世界各国开始将海底钻石开采视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产业,加强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并大力推进海底钻石开采技术和设备的升级。 所以说,现如今海底采矿的技术是有的,根本不必担心。 当然,太深的海域就不说了。 别提开采宝石,钻点石油都费劲。 “高总是吗?你们好!我是张耀华。”张耀华迎上去,伸出手来。 身穿西装的领头中年男子也面带笑容,远远就伸手出来:“是的!我是高翔,负责这次公司跟张先生的接洽。他是……” 接着,将身边比较重要的公司成员介绍给张耀华认识。 “大家好!走,先去我家。” 这一幕,引来不少人的围观,包括游客。 大家虽然不是太了解,但猜测到张耀华又要搞大动作了。 到张耀华的家中,立即得到热情的招呼。 乡下人就是这样。 不认识的人路过,都会热情邀请吃饭,更别说这是来跟自己儿子合作的人。 “大姐,不用忙,可以了,可以了。”看到张耀华的老妈一个劲地拿出各种吃的招呼他们,高总有点招架不住。 大家又互相聊了几句,才进入主题。 其实,高总这次来,主要是确定矿源的存在。 那才是一切的前提。 如果张耀华所说的真实,其他的可以慢慢谈。 在这里建立一个大型加工基地,也不是不行。他们公司有这个财力和能力,那都只是小事。 加工基地建在哪里不行? 珠宝也不是什么大件,运输并不困难。 何况,这里也没有特别偏僻。 “张先生,这是一份协议,你可以先看一下。”高总朝张耀华递来一份协议书。 张耀华接过,快速浏览了一遍。 里面的内容不多,主要是确保张耀华的权益。 要张耀华指出矿源的所在,肯定得先白纸黑字写清楚。不然,带你去看了矿源,最后珠宝公司撇下人家,自己开发,那怎么算? 这种事不是没有。 即便是大公司,耍无赖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甚至说,大公司耍无赖的话,更加无解。 就连国外的跨国公司也没少干那种事。反正人家不怕打官司,财力雄厚,拖着呗!看谁先顶不住。 通常来说,先撑不住的大概率都是老百姓。 “可以,我先告诉伱们一处矿源,是一座海蓝宝石的矿,海深才几十米,开发容易。”张耀华说道。 接着,他在协议上签了字。 见张耀华这么痛快,高总等人愣了愣。 他们一行人过来,就是怕难搞,连自己公司法务部的律师都带上了一位。这样的谈判,平时不得谈个三五天?甚至一个月以上都不足为奇。 然而,他们这次才谈了多久? 几乎都没有怎么讨价还价。 这多少让他们有点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