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 箭体残骸 (第1/2页)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正文卷第二百三十章箭体残骸众人直呼过瘾。 虽然也捉过大龙虾,但没试过整网整网地捞的。都知道远洋的资源丰富,可没想到丰富到这种程度,大龙虾一网就是几千斤。 按理说,大龙虾很少汇集成群的。 成群的龙虾比成群的海蟹还要难得一遇。 纵横海洋二三十年的老船长,他也表示自己没见过这样捞大龙虾的。 搞了一天,每艘船捞到的澳龙都在八万斤以上。张耀华所在的渔船,更是超过十万斤。 这让船长等人如何不震惊? 即便按照每斤200元来计算,他们这艘船今天就挣了两千多万元,简直就是印钞机。好在他们现在都有奖金,其实相当于提成。 十万元就有一千元,两千多万,光是奖金就超过二十万元。 怎么能不兴奋? 因此,船上的人虽然忙了一天,筋疲力尽,但大家高兴地大呼小叫,精神很足。 “这么多澳龙,会不会被压价?”有人担心道。 张耀华笑着摇头:“你太小看国内市场的消化能力了。” 这点澳龙投进去,水花都溅不起几个。 老船长也开口,问道:“你知道我们国家之前每年进口多少澳龙吗?” “多少?”他们还真不怎么了解。 “千万斤起步,咱们这点量,根本不算什么。”老船长告诉他们。 前三四年,那时候两国之间还没有什么冲突,进出口不受影响。仅仅是澳龙这一项,我国就进口八千多公吨。注意,单位是公吨。 据说,那时候百分之九十左右的澳龙都是出口到我国的。 而现在,澳龙进口几乎下跌到零。 这巨大的市场空缺,美国佬迅速用波士顿龙虾占领。 尽管如此,波龙始终不是澳龙。现在国内澳龙的价格有所上涨,市面上的澳龙,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走私等渠道进去的。 市场上的澳龙少,价格自然就会涨。 这是市场规律。 “正常,澳龙这些还不算什么,我们从澳洲进口最多的是矿产资源。”张耀华说道。 据统计,仅仅是铁矿石,每年的进口额就达到几千亿人民币的规模,进口量超过6亿吨。那才是大宗交易,澳龙算个屁呀! 有人可能会担心,我们的铁矿等会不会被卡脖子。 其实不必担心,一方面我们国内的储量也不低,只是开发成本更高一点,还不如进口。而且,自己国内的储量,能不用就尽量先别用,留着以后开发。 再者,澳洲也不敢卡我们的矿产资源进口。毕竟他们国家严重依赖矿业,一旦卡我们,也相当于卡他们自己。 哪怕是两国关系最紧张的时候,他们都不敢那样做。 另一方面,为了摆脱对澳洲矿石的依赖,这些年我国大力投资非洲各国。 网上经常有人对国家援助非洲等国表示不理解。 其实,那都是国家的布局。我们要人家的东西,能什么都不付出吗? “好了,休息一晚,明天继续。”张耀华跟大家说道。 他让做饭的人给大家弄一顿澳龙吃吃。 “清蒸?”船上的大厨问道。 “也行,简单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