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我能看到提示_第一百五十三章 刺鲍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 刺鲍鱼 (第1/2页)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三章刺鲍鱼张耀华他们买了新车回村,没有引起半点波澜。

    意料之中的事。

    赚了那么多,不建房子、买车子,要干什么?

    “阿华,吃了没?”

    这是中国人最常见的打招呼方式。

    “还没,平叔,这收获可以呀!”张耀华停车跟人聊上了。两个小的坐不住,要下车跑回家,他们好多话要跟他们mama讲。

    “跟你比,差得牛那么远。”

    只见平叔从船舱搬了一千多斤的渔获上来,大部分是海鲈鱼,最大的一条有五十多斤,还有些零散的海蟹、海虾。

    大良来了。

    海鲈鱼给价32元,一千斤左右的海鲈鱼,也就是三万多。

    可以说,这收获真不错。

    当然,不能跟张耀华比。

    “大良,这些明虾,多给点吧!”

    大良摇头:“太少了,要不,平叔你拿回家吃?”

    显然,他不太想收。主要是那些明虾品相也不怎么好,加上不多。

    “不吃,你一起收了吧!”平叔摇头。

    吃什么吃?

    野生的明虾贵得很。

    网上总有人吐槽青岛大虾38一个。

    真正懂行的人就知道,如果是野生的海虾,个头一些的,一只38,算是捡便宜了。当然了,也得看季节,看品相。

    有时候,一只野生的明虾就几十块钱。

    那些三五十元一斤的,可以很负责告诉大家,一定是养殖虾。

    大良无语,咋还有强行卖的意思?

    只见平叔强塞过来。

    “平叔呀!这生意不是这样做的。”

    张耀华笑道:“平叔,这些虾和蟹,卖给我好了,今晚加两个菜。”

    大良的胃口已经被张耀华撑大,十斤八斤的东西,有点不屑收了。

    “阿华要,那就给阿华吧!”大良连忙说道。

    平叔大喜:“行呀!既然阿华要,便宜给伱。对了,还有三只气鼓鱼,要吗?这玩意好吃。”

    “哦?刺鲍鱼?”张耀华一愣。

    气鼓鱼,在他们这里也叫刺鲍鱼,外观跟河豚是一样的,属于南海的特产之一。

    要注意,刺鲍鱼不是河豚,它安全无毒,鱼皮和内脏最鲜美营养,鱼越大皮越厚。打边炉、煮鸡汤、煲鱼粥,味道鲜美无比。

    张耀华一并打包回家。

    皆大欢喜!

    现在,全村都还不知道张耀华今天又挣上千万的事情。

    主要是张耀华要低调,阿辉自然也就不会多事去声张,甚至都不跟自己爸妈透露,很了解张耀华的性格。

    回到家,就看到金生和萱萱滔滔不绝讲述这两天好玩的事。

    说得乱七八糟,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嚯!是刺鲍鱼,今晚有口福了。”张耀威说道。

    张母看到家里的新车回来,马上拿出从庙里求回来的红布条,绑在车子后视镜上。

    张耀华没有阻止,求个心安嘛!反正也没什么影响,没必要啥都逆着老妈。

    “这么早就看了船回来?怎么样?”张耀华问二弟。

    “看了两艘,一艘挺旧的,我们看不上;另一艘还行,考察中。明天,我跟水旺、王叔他们到湛江看另一艘,照片看着还不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