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入境伏击 (第2/2页)
速度,这显然不是众人希望看到的。 因此,路上遇到城池时,卫清云等人自是选择了绕城而行。快马疾行,尚且用了一日半左右的时间,众人这才来到了张越锡等人事先所说的伏击地点。 若是要选择伏击地形的话,首当其冲的自然要属山谷过道。山谷地形,不利于大军的展开。骤然遇袭之下,大军也根本分散不开,逃离不及。而一旦敌军进入山谷之内,只要用滚木石块堵住山谷两头,那么谷内的敌军无疑就成了瓮中之鳖了。而山谷两侧的高地,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地形。埋伏在两侧高地上的大军,居高临下,不管是用弓箭还是抛投石块滚木等等,都能收到明显的杀敌效果。这般从上而下的打击,对于谷内的敌军而言,那就是致命的灾难了。 而张越锡等人选择的伏击点,正是这么一处山谷通道。这山谷乃是连结东西两地的通道,若是狗日援军从东面而来,欲往济城而去的话,这里就是他们的必经之处。 当他们到来之后,很显然狗日的援军尚且没有到达。对此众人先是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个开头还是不错的。若不然的话,如果狗日军已是先一步通过了这处谷口,那么他们此行也就失去了意义。 随之,秦通当先派遣了数队探马,共计二十五人。令他们即刻出发,朝前而去,探明狗日援军的动向,随时回报,从而先行一步掌握他们的行踪。 与此同时,众人一方面在原地安营扎寨,先行安顿这万余人马。一方面则是让余下的大军迅速就近砍伐树木,搬运石块,为之后的埋伏做准备。布置完这些基本的安排之后,卫清云秦通张越锡三人,带着随行的亲卫,则是先行勘察起了这一处山谷通道的具体地形。 这一处通道,宽约二十步距离,曲折蜿蜒大概约有半里地的长度。况且两侧的山坡至少也在十五至二十丈高度之间,很是有利于埋伏的军队发挥攻击威力。众人策马通行了谷道,又亲身攀爬了两侧的山坡,一番查探下来,对于这处埋伏地点皆是感到十分的满意。而接下来,万事俱备,就只要等着狗日援军的到来了。 没成想,这一等就等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在这般长久的等待之下,众人倒是不由怀疑起了是自己收到的情报出错了呢。直到第十三天,前方的探子,传来回报,说是在百里外发现了狗日大队人马的踪迹。 原来,狗日军最后收到松井的传信,那时诸国联军已是放弃了攻打济城,撤军退回了锡安国境内。从而济城的危机解除了之后,两路狗日援军随后也就放缓了驰援的进度。毕竟在盛夏炎热的天气下急行军,对大军的伤害实在太大。不仅加剧了全军将士的体力消耗,更甚至,不少军士更是因此而中暑了。 随后,援军的主帅就决定,让大军在清晨傍晚气候凉爽之际赶路。在白天日头正猛之时,则是就近选择树林或城镇等地避暑。因此,狗日援军日行军不过五十里地,这才导致了卫清云等人苦等许久尚不见其踪影的结果。 没成想,这短短的百里地,狗日军居然用了两天的时间方才赶到。不过,也正因此,有了充份的时间,让秦通等人了解了这一路狗日大军的具体部署。 拒前方的探子回报,这一路人马共计十万人数,其中骑兵两万人,余下的皆是步兵。大军的行军队列并无特别之处,正是寻常的布置。大军在后,当先的乃是一队人马作为大军的先锋。这一路先锋乃是三千人数的骑兵,距离身后的大军相隔五里地。 得悉了这些情况之后,秦通也就下令让前方的哨探撤了回来。同时,也就部署安排起了伏击的具体事项。 至于这事,众人这几日下来自是没少商量,因此,早已是拟定了相应的计划。先行放过狗日军,这三千当先的骑兵部队。等到狗日大军的前部钻入山谷之内时,埋伏在山谷两侧的大军,这才发动攻击。先行用滚木巨石,堵住山谷两侧的出口。余下的,就是用弓箭滚木石块等,尽量杀伤困于谷道内的敌军。 当然,众人自也考虑到了狗日军的应对之举。随着前部大军陷入伏击之后,狗日后方的大军自然会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派遣大军攀爬两侧的山坡发动对埋伏军队的攻击,另一方面则是迅速搬开堵住谷口的石块滚木等物,打开出路,营救谷内被困的将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