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桓城 (第1/2页)
第二天,天明。卫清云就着人将王秀才的尸身埋葬在了他一家人的旁边。随之,别过镇民,他自是率军继续朝西而进。而那些镇民,则是如约即刻赶往了云崖城。 一行人快马两个时辰左右,就赶到了距离云崖城最近的一座城池,镇远城。镇远城明显没有遭到什么破坏,城内百姓的生活也与往常没有多大的区别。这自是让方才经历了小镇惨状的卫清云等人感到惊讶,就好像狗日的没有来到过这里一般。但众人自也清楚,这个推测无疑是不可能的。 等到卫清云赶到城下时,镇远城的城主于恺已是在部队哨探的传信下,早一步前来城下迎候了。卫清云却也不急着进城,反倒先行急迫的向于恺询问起了镇远城的近况以及狗日军的消息。 在于恺的口中,卫清云也才明白了何以当处要道之上的镇远城没有丝毫受到战火波及的迹象。原来,在狗日大军兵临城下之际,于恺下令城内守军,大开城门,放下兵器悉数投降。 随后,狗日由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这座坚城,心情甚好,对于恺进行了一番封赏,并仍旧让他担任这镇远城的城守一职。说到这些时,于恺神色间明显有些惴惴不安,他也知道自己此举定是让人不齿的。 看到他这般模样,卫清云倒是当即出言安慰了一番。卫清云清楚,于恺此举,一半是由于他本身贪生怕死的劣性,而另一半原因,就是当时的情势对比了。寻常城池之中,守军不过三五千人,如此兵力,若是固守几日时间,那倒是可能的。但是若说单凭这点兵力就能阻挡狗日大军的攻势,这显然就没有多大的可能了。 再者,当时前线锡安国的大军已是悉数退守到了云崖城内,这西面之地,已是彻底成了一块孤地。换言之,就是说他们是被联军抛弃了。在没有诸国联军的支援下,镇远城又如何独善其身呢。 看到卫清云没有明显的厌恶怪罪之意,反倒宽慰自己,说那时只是情势使然,并非全是自己之罪。于恺心下稍稍安定了下来,遂即才放下心来继续讲述起了自己知道的全部消息。 在于恺的讲述之下,卫清云倒是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原来,狗日主力大军共计十三万人皆在云崖城与诸国联军对峙,而派来攻占这西面五城的只有七千人马。而于恺献城投降之后,狗日除了在这镇远城内留下了一千军马驻守,余下的六千来人休整一晚之后,就继续朝西而去了。 只是,过了十天左右,也就是十五天前,留在镇远城内的一千守军,接到命令,当天就匆忙的分出了五百人马出城朝西面而去。当时,于恺对其中的缘由自是不了解,当晚他与留在城内的狗日少佐饮酒。对方醉酒之后,曾大骂前方的狗日将领无能,说什么五千人马,攻打了九天时间,居然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桓城。那是狗日族的耻辱,对方应该剖腹自尽以向他们的狗皇谢罪之类的辱骂上官的气话也说了不少,当时只把于恺听得是嗔目结舌。 而随后,五天之前,那名少佐情绪激动之下,曾透露过桓城仍旧没有被攻破的消息。为此他还大发脾气,气愤了许久。直到,两天前,这些狗日的军队,突然全部撤出了镇远城。令人惊讶不解的是,狗日这队人马,并未抢掠搜刮城内的财物,反而只是带走了城内的绝大部分存粮。直到现在于恺也不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还担心,这是狗日在试探自己是否真心投降。是以,这两天,他严格约束城内将士百姓不许擅自外出。随后,他就等到了卫清云这队人马的出现。 莫不是,狗日族真的全部收缩防线,放弃了这些攻占的土地?卫清云眼下也与于恺一样,对于狗日的举动,困惑不解的很。 但,让他更为在意的是。这桓城,在五天之前,尚没有被狗日攻破,那么眼下,它是不是依旧安然无恙。当下,他就向于恺告辞,直接率领着在城外的五千无当飞军疾奔向了桓城所在。队伍之中,自有赵柯派来的军向导。况且,卫清云事先也仔细察看过这片区域的地形图,对于这西面五城的位置心下也有所了解。 一路之上,卫清云满是好奇的在疾奔的马背之上,就向身旁的军向导询问起了这桓城城守的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