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悲哀 (第2/2页)
人所言,他们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素菜,全未沾一丝一毫的荤腥。至于个中的缘由,众人心内自是清楚。 “这些民族败类,让他们活下来,实在是可恶的很啊!”卫清云听完了这件事之后,显然很是气愤不平,一拳重重敲在了石桌之上。 “腐儒误国啊,腐儒误国啊!” 卫清云对此确实是痛心的很,他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除去个人的情绪影响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借此一事警示后世华夏子孙。若背弃民族背叛国家百姓,那样的民族败类势必死无葬身之地,逃脱不了严厉的惩处! 可是,那些深受家儒思想毒害的腐儒,只顾切身的利益,维护坚守所谓的“圣人”言论。千百年来抱残守缺丝毫不知变通,更不会甚至不敢从历史的惨痛教训之中吸取教训。只因那是“圣人”思想,天下共奉的言论,明知它是祸害,也照旧遵循不误。 好比,陈欠扁分裂湾台一事。原本自是天下共骂,口诛笔伐不休的。可是随着湾台的收复,陈欠扁等人的被俘投降。那些腐儒心中的天朝大国,礼仪之邦,以德服人,诸如此般的思想言论随即涌现而起。不仅对于陈欠扁等人的罪行既往不咎,还要大行封赏之礼。 如此这般,哪有一丝警示告诫后人的作用?有的也只是无端的放纵,显而易见的祸害! 类似陈欠扁这样,割地自立,分裂民族之领土于外,如此罪大恶极。结果等到华浙大军逼进,甚至兵临城下,明显败绩已定时,才率众投降。结果,不但无罪,还对其封侯赏赐。 面对如此一种处置手段,那么后世之人会如何看待呢?既然拥城自治,分土于外这般重罪纵是失败了,只要主动投降那就无所惩罚,反倒还有诸多赏赐,足以安度晚年。而一旦成功了,那就是自成一国,登临帝位,享尽荣华富贵。这么一番好事,谁还会管他是不是什么民族的罪人啊,若是一旦有了契机,又有几个人不会去尝试呢! 类似的例子,在家儒思想盛行的千年时光里,可谓是数不胜数。好比,面对外族蛮夷的入侵劫掠,肆意掳掠治下百姓,残害万千苍生。对我华夏造成的创伤何其之重,所犯下的罪行何其残暴。可是,一旦我军出兵讨伐,将那些蛮夷打的大败,甚至可以将其灭族收编时。那些所谓的家儒大贤,朝堂百官直至天子,就会拿出所谓以德服人,礼仪之邦的思想准则。千方百计要对其网开一面,彰显我们的仁德,天朝的威严气度。面对着蛮夷的称臣投降,还要不计前嫌的给与丰厚的赏赐。包括金银财物,粮食药材,甚至各式典籍图册,工匠技工。幻想着用天朝家儒的思想,感化那些蛮夷。结果,却只是促使那些白眼狼的越发强大,最终被它们一举亡国! 还有,好比各地的山贼,作恶多端屠戮劫掠乡邻。一旦朝廷派大军围剿,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那些负隅顽抗的匪类自是必死无疑。可是相应的见风使舵,在前来的围剿大军面前率众归顺投诚的。结果无疑就是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官员。在这么一种处置氛围之下,那些刁民恶民,会不想去当山大王吗! 而相应的对待那些受压迫,亦或是在天灾人祸之下,没有活计而聚众造反的贫苦百姓。面对他们之时,却是罕见另类的丝毫看不到一丝家儒的仁义。有的只是残酷铁血的镇压手段,务必斩草除根的狠辣心态。不管老弱妇孺尽皆杀无赦,甚至连那些无辜之人也不放过。抱着宁杀错一千,不放过一个的思想。 究其根源,只是因为造反触及了天子的帝位威严,那些外蛮山贼,屠戮损害的不过是寻常的百姓。除非当那些蛮夷兵临城下,威胁到江山社稷之时,才会有所重视。 家儒之所以盛行了千年,说到底,只是因为它维护的是当权者的利益。因此,各朝各代的君王皆奉其为治国圣典,普及天下。而相应的儒生文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唯有奉行其道,深受其理,继而大力推崇。这才导致了家儒思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地位变得越发的深厚。在这么一种天下尽皆顺其道的大势之下,何人敢有丝毫的反对之声呢! 这不得不说是华夏千年来,外患内扰不断的根源所在,更是华夏泱泱子民的悲哀不幸所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