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 成竹在胸  (第1/2页)
    苏迎军骑着二八大杠上班去了。    跟小弟苏木表露心声之后,苏迎军心情也特别愉悦。    男人嘛,成家立业是打懂事就挂在嘴边,却要用一辈子去实现的事情。    这年头可不兴好饭不怕晚,讲究快节奏,军人更是如此。    李晓兰是他心仪的对象,早早结婚过日子,为国家培养新一代接班人才是正理儿。    苏木又换上了过去那身粗布衣裳,溜达着朝前门楼子的小酒馆而去。    “蔡经理,这么早就营业啦?”    蔡师傅当年也是窝脖,胜在实在且深具慧眼,在这个小酒馆最艰难的时候站出来帮衬了老板娘。    老板娘也念他的好,两人扯了证,蔡师傅也从一个闲汉窝脖,摇身一变成了酒馆经理。    这一事件在窝脖界都快成了传奇了。    蔡师傅最好的地方在于没忘本。    不是攀了高枝就忘形的人。    很多活也都乐意交出去请人代办。    就譬如酒馆采买酒这一项。    最初蔡师傅最先负责的,就是隔三差五跑一趟牛栏山去拉酒。    别的人或缺斤短两,或以次充好,还有兑水当酒卖的,只有蔡师傅去拉酒,装车啥味儿,回到店里还是啥味儿。    老实本分,据说学问还不低。    再后来就进店帮忙,从打杂到看店,再到正式的经理……    老板娘姓徐,据说当初为了心疼蔡师傅跑牛栏山太辛苦,还专门让他学了驾照,买了一辆柴油三轮车。    可自从蔡师傅成了酒馆经理,也就没办法隔三差五去拉酒。    这活儿,颠三转四的,就落到苏木的手里。    蔡师傅也耳闻南锣鼓巷苏木的‘大名’,对他的遭遇很同情,这拉酒的差事,打落到苏木手里,就一直再没换过人。    得益于苏木的真诚。    过去他不懂得弄虚作假,现在他不屑于通过弄虚作假来抬高利润。    太劣质了。    人家蔡师傅做人更没的说,逢年过节也都会加一点辛苦费,聊表心意,苏木没有三轮,过去他那辆脚踏三轮每次都是免费借给苏木使用。    这趟来,苏木也是奔着三轮车来的。    “……记得之前您那三轮能兑给我来着,现在我想好了,还成么?”    “行,说兑给你就兑给你,后院呢,今天就提走?”    蔡师傅的话从来都是那么笃定,虽然客套话不多,但话里意思透着股子热乎劲儿。    “那个,我想跟您打个商量,车子我先给您付个定,剩下的分一年内,我按期每周给你送来,您看成不成?”    “有啥不成的,上次是没聊到这,我呀,也是这么打算的。今儿你要是不忙就去拉一趟酒,算是车子的订钱,剩下的,就从你拉酒的钱里扣。”    苏木有钱,这种做法只是因为不敢肆意花,可蔡师傅这么‘豪气’的照顾,他始料未及,却很感动。    人间自有真情在。    酒馆这会儿没人,两人三言两语就敲定了大二百块的交易,颇有种煮酒装英雄的气概。    苏木随着蔡师傅来到后院。    一辆车身锃光瓦亮的脚踏平板三轮车就入了苏木的眼。    蔡师傅这辆车是個三手的,最初他也是借别人车帮老板娘拉酒,后来才接了一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