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青黄不接的中间地带  (第1/2页)
    这两天正好是一个项目结束,另一个项目还没有开始的时候。    这时候是个青黄不接的中间地带。    每次刚开始休息时,我还不适应。    真的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    尽管在上班、工作的时候会想着休息,那时候还真的眼巴巴的,很渴望,很迫切地需要休息。    但真的休息天到了,就觉得还没缓过来。    虽然人在家里,可是心神和脑子都在工作状态中。    整个身心是出现了游离状态的,还没完全进入到另一个进程。    这时候是特别浮躁的,在家里呆不住,然后到了超市里会看到什么都买的。    买买买,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到了第二、三天,那就是休息的程序开启了。    人的身心开始缓慢下来了。    这是工作节奏太紧张,然后一下子停下来,需要一段缓冲期所致。    这时候就需要看些自己想看的书,听一些自己想听的音乐,然后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最好是跟工作无关的。    前两天说的是咖啡,今天我想喝酸奶了。    今天就是特别想喝酸奶。    然后去超市买了酸奶,第一次感觉到酸奶浓稠细腻的质地,其实是很好的享受。    工作日和休息天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工作日哪怕是吃的和喝的,都是带着目的性的,尽管也需要自己喜欢。    可总的来说,还是目的性,任务性为重。    没有那份休闲的心情。    而休息日呢,那就不同了,可以静下来,慢慢的品尝,今天买的还是超市里促销的味全罐装酸奶,本来也没想买的,到了超市,一是看产品包装,反正营养成分都是差不多。    不错,就是这样离奇,按理说,酸奶是有营养成分的,买酸奶要看对自己好的。    一般情形下是这样的,可是到了想休息,工作得很累的时候,那么营养这些需要动脑筋的东西,那就先摆在一边了。    首先要好看的,看着舒服的,虽然说,这哪里是买酸奶,这是在找休息的感觉。    可是休息天来找感觉,不是很正常的吗?    再说了,既然商品摆出来卖,自然也是供消费者来选择的。    今天挑的酸奶不是最好看,但是看着很清爽。    现在发现,酸奶不用包装得太花花绿绿的,清爽即可。    简单一点,看着更纯。    至于一些花花绿绿的包装纸,还有各种成分和营养的,那就看有没有促销活动了。    本来也就是无可无不可,这时候是很佛系的,拆开包装纸,酸奶还不都是差不多的。    假如没有自己特别想要的口味,那么其他的就看有没有促销活动了。    最好就是平时没有尝过滋味的,这时候如果有促销活动,那么尝个新。    所以今天的酸奶就是这样买下来的,平时都不喝的,而且也没有特别想喝,都是随意选择的。    是带着偶然性的。    不知道超市是不是这样搞促销的,经常来点促销活动,把新品降价,然后宣传广告发出去,有需要的话,大家都会来买的,这样不就是把活动兴起来了吗?    当然,如果附近还有超市的话,货比三家,有时候这家超市搞活动买下的东西,都比另外一家不搞活动的要贵,这时候肯定是选择更便宜的了。    因此,大卖场附近的小超市,也不见得一点生意也没有,首先有一个地利的,大卖场要排队,小超市不排队,这就是便利。    大卖场的东西有的便宜,有的贵,那么小超市里只要有一两样更便宜不就行了吗?    我倒是喜欢这样动脑筋去思考日常生活的细节。    记得前一阵子,我等了一个月,终于磨不过,我去曼哈顿广场去吃自助餐,我就把他们的布局分析出来了。    都觉得那样是减肥的。    然后在休息天,我是想睡就睡的。    在工作日时,我也有过困乏之意,这是很正常的。    也有同事产生了困乏之意,然后勉强打掉想打瞌睡的冲动。    我觉得这是很不人道的,工作有时候是有反人性的行为,假如说,老板在,客户在,怎么打瞌睡呢?只能强打起精神来应付。    可是到了休息天,那么想睡就睡了。    只要产生了瞌睡之意,我就二话没说,立刻睡一会儿去。    在想睡的时候可以好好的睡一觉,这才是最补的呢。    工作日时,有时候还是可以午睡的,但是要规定时间的,比如说在下午一点前一定要醒过来,那是肯定的,到底要上班的。    可是休息天就不同了,不管什么时候,随时随地,只要想打瞌睡了,那么谁就好了。    有时候我都觉得是工作日把我的内在节奏给打乱了,产生了紊乱。    想睡的时候不能睡,到了可以睡的时间,那又睡不着。    当然啦,睡觉那是自然规律,怎么可能全然由着后天的时间呢。    所以当我想睡的时候就满足自己,好好地睡一觉,那就是在扶天理,培养正气。    这时候最好没人管。    事实上,工作上也就算了,到了休息天的时候,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没有什么杀人放火之类的事,其他的能不管就不管。    我是很讨厌那些喜欢管的人,很有意思的,管东管西的人,往往自己什么都不懂,来管的规则往往也是道听途说。    那时候就不理会了。    也懒得去争辩,他们在刷存在感而已,理会来干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