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庞氏骗局 (第3/4页)
往来常妇来拜这位懿肃贵妃。都从这些席棚搭起了围廊当中出入。不入外人之眼。宋时礼严谨虽然远远比后世明清之际开通。但是比起唐朝时候的豪放。终究是要注意了许多。 席棚之外。远远的就有懿肃贵妃宫中健妇隔绝。一层层纱帐张盖开来。也隔绝了外间视线。今日在球场当中应奉的禁军将门世家中人。但凡是男子。谁没有这个眼力。谁敢多贵近一些?都是远远的走开避嫌。比起其他地方门庭若市的热闹。懿肃贵妃所在之处倒显得安静了许多。 男子虽然要避嫌。但是各家命妇。都是想朝懿肃贵妃这里来的。当今皇后。是个万事不理的慈心人。是做不得什么用的。禁中得宠可以用事的撑妃。懿肃贵妃当数苇一。这等人物。各家命如都想巴结上。一个个都禁点好了准备次等去拜。各家准备好的厚礼加起来也是一个颇足惊人的数字。 懿肃贵妃一向在这个上头名声也不错。但凡命妇来拜。多半殷勤与会。也不会拿什么架子。礼物能收的就爽快收了。所求之事。但凡她愿意收礼进去。也基本上就有个交代。天家不少常子常姬.驸马都尉。缤妃外家。有什么事情也都愿意求到懿肃贵妃头上。在天家外感组成的这个关系网当中懿肃贵妃就居于最为关键中心的位置。再加上她两个女儿都拔得官家宠爱。风头当真一时无两。 皇后是个慈心人。性子也软弱。不会和懿肃贵妃争。李师师不过是个二奶身份虽然赵佶爱怜。她却也没资格和懿肃贵妃争。外间大臣虽然对后宫干政看得极紧但是懿肃贵妃毕竟没有皇子。将来不至于生出尾大不掉的事来。也就不去理会。宫禁当中。如此就无人能压下懿肃贵妃去。众人趋奉。也就越发的紧密。 照常理来说。今日懿肃贵妃难得防驾出外。这里热闹之处。应谈不下于别处。甚或要犹有过之。可是懿肃贵妃今日在开始接见了几位命妇之后就宣告身子不爽。免见来客了。她既然如此说。谁家还敢去打扰于她。更是加以让侍候人离得远一些。免得扰了懿肃贵妃的诸净。 此时在懿肃贵妃的雅间当中。一道珠帘将雅间隔成两半。外间简洁。珠帘之后陈设富丽。一床坐榻之上。懿肃贵妃半躺半坐。静静的想着自家心思。在她左右。十几个容颜秀美的侍女宫娥大气也不敢出的垂手侍立只等着懿肃贵妃的吩付。雅间之内。外面不时传来的欢呼之声映衬之下,反而显得加倍的安静。 今日懿肃贵妃算是来看看自家得利相当不少的产业来着的,也是想看看自家这个巨大利源的经营者萧言。正常来说。宋时怎么也没有嫔妃见大臣的道理。就算垂帘’也是有了什么皇太后。太皇太后的身份。不过大宋到了微宗一朝。的确是度崩坏。王鄙李邦彦等人都很有一些超奉摈妃的名声。赵佶在这上面又是个洒脱人。根本不管自家嫔妃捞钱的事情。谁要是所得丰厚。说不定赵佶还得融着脸和自家媳妇儿分润一二。 若萧言是正统士大夫出身。面子上爱惜羽毛。懿肃贵妃再怎么召见。也是不会来的。可萧言偏偏走的是幸进道路。对于能召来他。懿肃贵妃倒是有佶心得很。而且她还找了一个大有面子之人去引萧言至此。她懿肃贵妃再加上这个引路之人。双管齐下。萧言怎么可能不至。 召萧言来此懿肃贵妃倒是没有什么其他复杂的心思。当然也不是想吃萧言这根嫩草。单纯就是为了一个钱字。 女子和太监都是阴人在财赏上面看得拔重。更不用说懿肃贵妃是没有皇子的。将来赵佶去后.自家如何。是不能指望新官家的。只有自己顾着自己。在钱财上面就看得加倍的重了。谁要是能给她常来的巨大的收益!在懿肃贵妃眼中就是好人。就有可以借重利用之处。当然这个人不能给懿肃贵妃带来好处了。她也丝老不会去关心这个人的死落。 在禁中。就没有落得住的消息。原来赵佶打算给萧言在枢密院中以检校文字的差遣挂名。具体还是管勾球市子应奉内诸省诸库事.早就传了出来。在懿肃贵妃看来萧言这个身份已经足够她借重利用了。球市子现在就做得一年净利六七百万贯。官家再加以支持。四下发展起来。这球市子将来所得又是多少?懿肃贵妃本来占了收益一成的好处。也算是满意。
但是后来传来萧言一年应奉官家二百五十万贯以得差遣。懿肃贵妃顿时就不平衡了。自家所得。为什么就这么一点?召萧言而来。就是要和他讲盘子。球市子将来发展起来。到底能收益多少。保证了官家那头。自已这里也不能少到哪里去。要知道。前些时日。要不是自家在宫禁当中锁着。只怕梁师成早就扳倒了萧某人。哪里有他今日风光?他萧言要是个感恩识趣的。就该有足够的表示! 没想到今日又起了变化。懿肃贵妃在赵佶身边的耳目。自然是一等一的灵通。萧言陛见赵佶。一番问对下来。赵佶顿时要加以枢密院副都承旨的差遣。兼领财计之事更不限于球市子应奉内库一处。还加了整理两路驻泊禁军经费财用事!这顿时就给了萧言掌握更多资源的能力。已经是赵佶极为信重他的表现。对此变化。懿肃贵妃的反应也很直接。你萧言既然谋得了更高地位。那么从你萧言手中拿到的好处那就要更多! 而且萧言那番问对的话语。也基本上都源源本本的传了出来。萧言理财打算。在这个时代的确算得上新样。懿肃贵妃也算是女子当中的理财好手了。一听之下也瞪目结舌。这个办也亏他想得!顿时也就动上了心思。既然凭借每年收益萧某人就可以发债吸纳财赏。自己那一成收入。是不是就得翻几倍?而且自己财赏到手。也不能就放在手里成了死钱。当今大族需室。都是放债的积年行家。当年青苗也没道制多少下去。这些收益。转手又可以放在萧言那里寄顿。每年又是平白的花息收入。而且这是有保障了。球市子不用说了。还有朝廷每年拨给驻泊禁军的财赏作为保降。这样一进一出半半从球市子收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