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中华五千年_第二十三章 夏王朝大禹治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夏王朝大禹治水 (第1/2页)

    咱们上文书说到,尧将天下共主之位禅让给了舜,舜在尧死后正式建立了虞朝。舜在成为天下共主之后,也是尽心尽力,为民谋福!为百姓做了许多的事。但有一件事,却让舜非常的头疼,而且迟迟不能解决,那就是大洪水!

    直到21世纪了,人类在天灾面前还是十分的渺小,更别提上古时期了。尤其是洪水,现代社会,天文台还能预警,大家也能提前撤离,而且现代有许多的水坝水库,一达到危险水位了就会提前泄洪,防止发大水!但上古时期,哪有那些预警措施,更别提水坝泄洪了,所以在洪水之下,人们可谓是苦不堪言!死伤无数啊!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面讲的,颛顼和共工夺权,共工氏族所在的位置,就常年受洪水所侵犯,从颛顼执政开始一直到舜执政,洪水一直就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尧在做天下共主的时候,专门派了一个人前去治水,这个人就是鲧!

    鲧咱们上文书也谈到了,当时尧要禅位于舜的时候,就是这个鲧和共工不同意尧的决定,结果共工被尧弄死了,鲧被流放了!

    鲧出身也很不一般,他是颛顼的五世孙,不同于舜他们这一支,鲧号崇伯,是有崇氏族的首领,妥妥的贵族。在尧统治的时期,洪水泛滥,尧就去问四岳,谁能担下治水的重任。四岳就向尧推举了崇伯鲧,作为治水官!

    鲧一治水,就治了整整九年的时间。先期吧,鲧治水确实很有成效,洪水得到了遏制,但渐渐的人们发现,每次鲧治完水,好了一段之后,马上就会有比之前还要严重的水灾出现!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鲧,他治水采用的是筑堤堵水法,就是哪发水了,他就派人筑堤坝把水堵上。刚修完那确实是挺好的,但时间一长,堤坝里的水越积越多,一下溃堤了那可是比之前严重一百倍!

    就这样,鲧治了九年,也没治出啥效果来。后来他因为不同意舜作为继承人这事和共工来尧这闹事,被驱逐流放了,反正这治水的事,他也就不管了。

    舜上位之后,洪水还是在华夏大地上肆虐。没办法,舜就想起了被尧流放的,有着九年治水经验的鲧!鲧被重新启用,就带着之前治水的那些班底,然后也是按照之前筑堤的治水方法,在然后过一段时间水越积越多,溃堤了洪水更严重了。

    舜自然是很生气,又把鲧给流放了。鲧,年岁也大了,先是被尧流放就伤了元气,这又被舜启用治水,舟车劳顿,苦哈哈的到处治水,然后现在被卸磨杀驴,又给流放了。身体实在扛不住了,也就得了一场大病,就一命呜呼了!

    鲧死了,这水还是得治啊,舜就召集了众大臣,什么四岳,八元,八恺的全都叫来了,大家一起商议,该派谁去接任鲧,治理洪水!

    商量了好久,也没商量出个一二三来,舜也很忧虑,这诺大的一个国家,就鲧一个人能治水,鲧死了竟然后继无人了!

    诶?一说到后继无人。舜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鲧的儿子,禹!这些年鲧治理洪水,大禹一直都是陪在鲧身边的,怎么说对治水也不陌生了。而且鲧怎么可能不去教他亲儿子,治水的方法呢。

    也是实在找不着人选了,舜当即任命禹为司空,继承他父亲鲧的官位,专职治水之事!大禹呢,确实有才能,而且特别有大局观。他爹鲧算是舜给折腾死的,他也没说不服从命令,或者推脱。在接到任命之后,禹马上带着自己的两个助手,伯益和后稷。

    马不停蹄的召集百姓,开会,商量治水的一些事宜。之所以禹,不去计较自己父亲被舜给折腾死了这个事,是因为,这些年他陪在鲧身边,跟着鲧走南闯北到处治水,见了太多受苦受难的百姓了,现在百姓们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还哪有时间顾及这些事。这就是大人物的胸襟!

    这大会的第一件事,禹就推翻了他父亲鲧的筑堤治水法,这个方法时间已经证明了,筑堤法对于治水并不管用。那不筑堤,该用什么方法治水呢?新方法,禹也很早以前就想好了,就是疏导法!将水由高处引到低处,将洪水先引入江河,在引入大海。

    但这个工程非常的庞大,第一件事就是需要实地去勘测地形,然后规划河道。禹带着助手还有和他一起治水的百姓,一起踏上了勘测的道路,禹走的时候,他才刚刚和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

    禹这一路上,风餐露宿,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细心的观察地形,仔细的构思河道的位置。就这样很快,地形就勘测好了,可以动工引水挖河道了。这时禹第一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在门口不远处,禹听到了自己家中,涂山女分娩时,痛苦的呻吟声。还有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哇哇的哭声。旁边的助手劝禹,回家看一眼吧。

    禹摇了摇头,刚刚勘测好地形,要抓紧组织人手,挖河道引水,这个时间一点也耽误不得。禹没有回家,带着众人召集百姓,开始正式开山挖河。

    在禹的带领下,百姓们,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为洪水开辟新的河道,将洪水引入到江河之中,这时禹又经过了他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