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被盯上的英特尔 (第2/2页)
也不管用,股民们实在是太热情了。 “还好我们提前租下了包厢。”张启正感慨道。 苏城在保镖们的团团围住下,好不容易终于挤到了包厢的位置。 所有人进了包厢后,都松了口气。 “今的任务很简单,留几位给我关注7家石油公司的涨幅,剩下的都给我盯着英特尔的股票来收,凡是低于昨收市股价的,都给我吸入,最多给我控制在25%以内吧,注意点别给我把它的股价整上去了!”苏城直接道。 英特尔,在这个时代的科技股中,绝对是一个“超靓”股。 从1978年到1980年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英特尔的股价指数直接从700点左右直接飙升到3000点,这可是超过4倍的涨幅。 要知道,70年代的科技股整体可是跑输市场整体的。 70年代里,漂亮国的大市值信息技术公司表现都不好,除了Ibm等少数公司以外,大多数被归类为信息技术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和黑色家电领域,Ibm公司、柯达公司、施乐公司这些耳熟能详的公司在70年代股价表现都大幅跑输市场整体。
相比之下,英特尔简直就是一枝独秀,成为收益率表现最好的科技板块公司。 其实,苏城收购它,可不是为了这4倍的涨幅。 将它的股票收购之后,他完全没有打算在短期内出售,哪怕是两年后涨了4倍,也不打算出售。 两年时间,赚那几千万美元,苏城完全看不上。 如今,英特尔正处于低谷,市值不过是三千多万美元而已,苏城甚至能够直接收购它。 不过,他可没打算直接将英特尔收为己有,因为这样就完全干扰了它的正常发展。 暗中掌握的股票,也不宜太多,25%的股票,如果不是分多个账户去持有,都容易生事。 很难相信,在1999年市值达到5000亿美元的英特尔,此时总市值才三千多万。 所以,苏城持有它,就是为了个长期投资,并且不去干涉它的任何发展。 如果干涉了,未来英特尔的发展,就肯定会被跑偏,到时候成什么样,谁都不知道。 所以,以多个账户控制25%左右的股票,不去干涉它的任何发展,是最好的选择。 从三千多万美元涨到5000亿美元,那可是一万多倍的涨幅,这笔投资有多划算就多划算。 20年的时间,花个八百多万美元左右,去掌握英特尔25%股票,简直是太值了。 20年之后,这800多万美元的投入,将会变成1250亿美元。 至于后世赫赫有名的苹果公司、oracle公司等,此时还没上市呢,苏城也懒得去关注。 对于苏城的安排,张启正完全服从。 虽然他觉得,要这么多位cao盘精英去搞一家总市值三千多万美元的上市公司,有些题大做,但是他不会去多,照做就行了。 老板的决策,认识五年时间,张启正发现,几乎没有错过。 此前被许多人议论甚至是嘲笑的购买原油事件,此时在随时爆发的石油危机里,显得是那么的英明。 很快,他便安排好人手,开始今的工作了。 此时,所有人都不知道,这家市值将近3500万美元的漂亮国科技新秀,被人盯上了。 就仿佛一家士多店,被一位亿万富翁盯上了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