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八章 惨烈战场,三道保险 (第1/2页)
,满朝jianian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敌人来势汹汹,显然是不准备让边军们这么简单就跑了。 两边的将领同时下令,双方阵营中不断有箭支飞出,落入对方阵型中。 不管是追击而来的金国骑兵,还是正在过河的边军将士,都陆陆续续有人惨叫着从马上坠落。 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对射并未持续多久,双方就渐渐哑火了。 只因在这数千里的追逃必须不能携带太多辎重,刚才射出去的箭支就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存货了,现在就算是想射也没了。 只是借着方才射箭的功夫,金兵已经成功追上了边军的屁股,兜头就厮杀起来。 刹那间双方已经战成一团,厮杀声一浪高过一浪。 大乾边军们手中的长刀长枪击出,打在一点防具也没有的金兵身上就是一个血窟窿,时不时还有断肢横飞。金兵手中的弯刀也丝毫不含湖,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人头滚滚,带走一个个大乾军士的性命。 但观其总体局势,还是边军这边渐渐落入了下风。 他们一边撤退一边打,人数本就越来越少,再加上身后就是卫河退无可退,有不少人都被金兵的冲锋和身边的队友挤进了河里。 也幸亏金兵的弓箭基本上都用完了,要不然这些掉进河里的大乾边军都得沦为活靶子。 秦桧立在城头上,怒视着身边的赵匡义: 如今左威卫就在河的另一边,对岸的金兵就在他们的射程范围之内! 但赵匡义还是不肯下命令,万一把金兵射残了,吓到了他们,那些人不敢过来怎么办? 赵匡义义正辞严地道: 秦桧听得有些咬牙切齿,他很想告诉赵匡义舍弃的道理,但如今是在战场上,也是当着这么多士兵将领的面,直觉告诉他,那样的话并不合适。 激烈的厮杀并未持续太久,河对岸的边军将士越来越少,剩下的纷纷撤上了桥梁向南岸赶来。 但金国骑兵也和他们战到了一起,双方早就打的难分你我,相互夹杂着,此刻自然也跟着杀上了桥…… 完颜孛是完颜宗磐的儿子,也正是当今金王完颜成的孙子。 按理说以他这种尊贵的皇孙身份,是不会被派到大乾境内来冒险的,但怎奈何金王完颜成有一大堆儿子,而完颜宗磐也同样生了一大堆儿子,他完颜孛不过是宗磐的庶长子,听起来地位尊崇,但实际上也就那样…… 而且不同于大乾这边的继承制,草原上有很多时候都不是父死子继,而是兄终弟及。 正如上一代金王完颜阿骨打死后,将王位传给了他的四弟,如今的金王完颜成一般。 但这个制度在当下出了岔子,受到各种因素的启发和影响,完颜成并不想再将王位传给弟弟、或者再传回阿骨打一脉了,他想把王位留给自己的嫡长子——完颜宗磐。 对此阿骨打一脉的宗室成员自然不同意。 完颜阿骨打的儿子完颜宗干、完颜宗望、完颜宗弼等都是一等一的谋主勐将,在金国朝中地位举足轻重,让金王的谋划很难得逞。 近些年来两方明争暗斗不断,就连这次南下进攻大乾也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有着双方的考量和博弈在内…… 完颜孛须发皆张,怒吼着将手中弯刀插回腰间,从马背上提起长弓,弯弓搭箭,一举射 落一个正在渡河的大乾骑兵。 周围的金兵将士们早就蠢蠢欲动,此刻听到主将的号令,再也忍不住,一个个策马向前冲杀而去。 直到此时,站在完颜孛身边的数个老成的金人将领才出言相劝。 周围的将领们叽叽喳喳,只有少数几人支持完颜孛的决定。 完颜孛目中闪过一抹恼怒之色,追了这么久,方才在路上却被那些大乾边军摆了一道,让他们被甩开了那么远。 如今若是就这么灰熘熘的回去,先前立下的军令状肯定就办不到了,到那时候他那两个名义上的叔叔可未必会留情…… 话虽这么说,但能在尔虞我诈的金国朝廷活到现在,完颜孛也不完全是蠢蛋,这么多兵马怎么可能依仗仅仅几个小桥过河? 他的底气就在于他带来的五万骑兵。 金国攻破延平镇当日,镇中的五万大乾边军其实并未受到太大损失,而是在吴三桂的统领下结成阵势,一路南下。 但在跑路的过程中却不断有损失,跑到现在只剩了三万多,和他们大金差了太多。 而前方那座城池下的兵马则大多都是步兵,就算完颜孛打不过这些人,难道还跑不过吗? 他们的机动力高,所以是打还是撤,主动权就在他们手中了…… 完颜孛的命令已经传下去好一会儿,大批的金兵顺着河上的三座桥,咬着大乾边军的屁股就冲过了河,还有的已经在试探河水深浅,试图就这样直接蹚水过河…… 城头上,赵匡义全神贯注地盯着下方,屏住了呼吸。 就连一直反对他意见的秦桧也不再捣乱,而是提醒道: 赵匡义冷笑一声,对这些金兵徒劳的举动表示不屑。 秦桧在一旁见了他这副自信的样子,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他也知道骑兵不擅长攻城,但前提是你的这些兵马都得在城里,要是等人家找到了机会过了河,把你堵在外面,你就哭都没出哭去了。 秦桧顿了片刻,又问道: 在秦桧的督促下,赵匡义一共做了三手准备。 其一是城墙上的投石机,其二是埋在桥中的炸药,就算这两者都出了意外,他们还有最后一手保险,那就是在卫河上游临时以巨木、滚石拦下的堤坝。 等金兵过河之时,只要上游将石头拉开,积攒已久的水势必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