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江心夺尸,秦桧入宫争辩  (第1/4页)
    ,满朝jianian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伯嚭的担心不是没道理,夫差出了宫,一边下令侍卫去将伍封抓回来,一边召集侍卫,乘舆向伍子胥的大夫府赶去。    繁华的姑苏城许久没见到如今这般阵仗了,大队着白衣铁甲,腰配吴钩、手持长戟的王宫卫士簇拥,护卫着吴王的仪驾,向城西而去。    与此同时,伍子胥的大夫府也被包围了起来。    见到这一幕的吴国百姓纷纷大惊,这是什么情况??    刚下令要圈禁伍大夫,王上又过去了?难道又发生了什么事?    不明所以的百姓们远远跟着,想弄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只是围观的百姓越多,夫差的脸色就越难看。    不过他终究还是没让人去驱散这些百姓。    因为夫差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揭穿伍子胥伪善的面貌,让人们都知道,他们崇拜了这么多年的伍大夫,究竟是个怎样的小人!    前方兵甲林立,卫士长戟锋寒,吴钩雪亮,占住了伍府附近的关键位置。    任里面的人身手再好,也不可能逃出生天!    夫差脸上带着煞气,恨恨地望了伍府一眼,低头盯着身侧随行的卫士:“伍子胥的儿子抓回来了没有?”    卫士面带苦色:“王上,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夫差狠狠瞪了他一眼:“孤要尽快看到他!”    “是!”卫士向后方一路小跑而去。    夫差的肩舆到了伍府门前,但他却并未再上前:“进去把伍子胥叫出来!孤有事要问他!”    跟在肩舆之侧的伯嚭苦着脸,张了张口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选择老老实实地闭嘴。    “是!”    夫差身侧的卫士却毫不犹豫,上去就要撞开了伍府的大门。    但还没等他动作,伍府的大门却自己开了。    一身白色麻衣、身材高大的伍子胥从门后缓缓踏步而出,眼神冷冷地盯着肩舆上的夫差,苍白虬髯如铁丝般,风吹不动。    见他这副模样,夫差怒气更盛,冷冷问道:“伍子胥,你就没什么想解释的吗?”    “吾是要解释。”    伍子胥声音冷冽,不带感情:“但却是死后要对先王解释,而不是对你!”    夫差砰地一拍肩舆,怒不可遏地站起身来:“放肆!”    “你眼中还有没有孤这个吴王!!”    伍子胥却一转头,根本不想理会他。    远处遥遥围观的百姓听到了两人之间的对话,纷纷哗然。    发生什么了?    王上怒斥伍大夫,可伍大夫竟对王上如此不屑一顾?    “伍子胥!”    夫差气冲冲地走下肩舆,怒指着伍子胥骂道:“尔就是无君无上的小人,是逆贼,是天下最大的无耻之徒!”    “如今朝廷兵马将至,尔却私通他国,为自己谋求后路!更是想把你儿子送出吴国,孤要问问你,你究竟是何居心!!”    周围的百姓们闻言当即哗然。    “真的吗?伍大夫竟然是这样的人?”    “不是说朝廷的兵马根本到不了咱们吴国吗?伍大夫为何要这样?”    “王上应该不会说谎吧,但伍大夫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来……”    百姓们大多对这话持怀疑态度,但他们看伍子胥的目光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变化,等着伍子胥的解释。    伯嚭在夫差身旁暗暗叫苦,没想到事情竟然激化到这个地步!    失控了啊!    要不……把银子和那几个小美人退回去?    夫差望向伍子胥的眼神带着强烈的快意。    你不是贤臣、能臣吗?人们不都是喜欢你,崇拜你吗?    现在你要怎么向所有人解释?    夫差只恨现在没抓到伍子胥的儿子,要不然把他押到这里来,比什么证据都有说服力!    只是,伍子胥的话却出乎了他的意料,也出乎了在场所有人的意料。    他根本没做解释,而是直截了当地承认了。    “不错,我就是想把儿子送出吴国!”    伍子胥环视四周,坦言道:“吴国就要亡国了!我陪着吴国覆亡即可,至于我的儿子,他没必要死在这里。”    这话犹如在人群中抛出了一颗炸弹,百姓们的反应比刚刚要激烈数倍!    亡国?    这个词汇听起来太遥远!    他们现在的生活安逸祥和,就算有战争的消息,也遥远的仿佛在天边。    多少年了,这姑苏城有多少年都没经历过硝烟战火了??    如今这硕大的亡国二字一下子摆到他们眼前,让众多百姓的脑子里一时间有些发蒙,愣着说不出话来!    “放屁!”    夫差气的直接爆了粗口:“就算你这贼子死了,孤的吴国也亡不了!!”    “你非但私通敌国,还在此散播谣言,扰乱民心!”    “伍子胥!你真是狼心狗肺之徒!父王待你甚重,你就是如此回报他的恩典吗?”    不想这话却刺激到了伍子胥,他怒视着夫差,高声道:“正是因为要回报先王之恩,我才一次一次地给你出谋划策!任你驱策差遣!”    到了这种地步,伍子胥也不再顾忌了!    他指着夫差的鼻子怒骂道:“你若早听我之言,吴国岂有亡国之危?可你这昏君逆刚愎自用,倒行逆施,非要全一己私欲,置整个吴国于不顾!”    “夫差小儿!你本无缘王位,赖吾向先王冒死力争,你方可成太子!你成太子后要将吴国分一半给我,但我并未接受!”    “如今吾深恨当时识人不明,听信了你的花言巧语,让你这自私小人窃居大位!”    “日后吴国要遭兵戈之灾,百姓涂炭,皆为我之过也!”    “大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