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4,从养鱼开始_第0522章团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522章团聚 (第2/2页)

br>    厨房里反而显得很安静。

    王瑶把头靠在卢昌华的肩头,两人谁都没有说话。

    就那么静静的看着。

    火焰在卢昌华的眼中变得模湖,只觉得红彤彤的一片。

    胸前被火光烤的暖烘烘的。

    “你在想啥?”

    “啥也没想。”

    两人的手不自觉的握在了一起。

    卢昌华又添加了柴火,两人封好了炉门。

    炉膛里的火势立马几小了很多。

    两人一进家门,客厅里的热闹就感染了他们。

    如同从一个世界突然闯入了另一个世界般。

    “我去帮忙。”

    王瑶去厨房帮忙。

    厨房里是女人的天下。

    王瑶的加入,就像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

    “你来我就不孤单了,大娘大婶就说我了。”

    吴玥滴咕道。

    “哈哈,三个女人一台戏,咱这就是两台戏了。”

    众妇女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可手里的活也不耽误,洗菜切菜依然麻利。

    饭后,吴玥拾捣了一下,就开车去北宁接人了。

    胡大贵也快到了。

    其实,这顿饭已经算是晚饭了。

    看样子,胡大贵回来也只能吃剩菜剩饭了。

    不过,东北人做饭吃,菜码都大。

    比如是炖菜的话一定还有后手,他回来热热就又能凑出好几个菜。

    吴玥接胡大贵回来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

    这会儿已经漆黑一片了。

    胡大贵还没进屋,就听见了他的大嗓门。

    “哈哈,吃饭也不等我?不够意思啊!”

    “得,大贵回来了。”

    胡大娘拉着孙子就迎了上去。

    老胡头屁股抬了抬,还是没有起身。

    哪有老子迎接儿子的?!

    “哎哟,儿子!”

    “爸爸,爸爸。”

    胡乐扑进老爸的怀里,抱着脖子不撒手。

    胡大贵在孩子的脸蛋子上一个劲儿的蹭。

    “咋这么晚呢?”

    胡大娘眼中有疼爱,嘴上却是埋怨。

    “嘿嘿,妈,火车晚点了。这不是下雪了嘛。”

    “快进来,大功臣回来了!”

    卢昌华在屋里喊道。

    “我回来了!”

    “大贵啊,你这嗓子可有胡汉三的味道啊!”

    韩建华乐呵呵的调侃道。

    “大贵一路辛苦,还没吃饭吧,赶紧的,热菜,重新开席。”

    王德江起身张罗。

    王瑶和吴玥赶紧把桌子拾捣一下,卢mama和胡大娘去了厨房热菜。

    老卢说道:“大贵这一年好像胖了。”

    “卢叔,我吃的好,是胖了点。”

    他看向老胡头。

    “爸,身体还好吧?”

    “还行,你还知道回来。”

    老胡头板着脸。

    老卢扯扯老胡的衣袖。

    “你干啥呢?孩子好不容易回来了。”

    胡大贵放下孩子,糯米和盛宇赵雅围了过来。

    胡叔胡叔的叫着。

    胡大贵在他们的脸蛋上也亲了一口。

    然后掏出香烟来散了一圈。

    老胡头还不接儿子的烟,被老卢鼓着让他接了。

    烟一点上,老胡头的脸色也缓和了好多。

    “爸,我在京城确实忙,这个昌华知道。”

    “是,胡大爷,你要是埋怨就埋怨我吧。”

    “京城这事还就得大贵去办,别人哪儿行啊!”

    卢昌华这么一说,胡大贵的尾巴又翘起来了。

    “哈哈,那是。”

    他一屁股坐下,继续说道:“要说这京城就是天子脚下,当官的就是多。而且多大的官都有。嘿嘿,也只有我能玩的转。”

    “切,看把你能的!”

    老胡头吐了口烟,他才不信儿子的话呢。

    这牛逼吹的过头了。

    “胡大爷,你是不知道。前一阵我去京城开会,可是亲眼所见。大贵在京城交游广泛,公司还真的靠他。”

    见昌华都这么说,老胡头这才收起了挑刺的心思。

    “洗把脸,一会吃饭。”

    卢昌华拉着胡大贵去洗脸。

    倒了一脸盆热水,胡大贵洗了一把,脸上也热乎起来。

    饭菜也重新上桌了。

    大伙儿又陪着大贵了喝了几杯。

    这离过年还有还几天呢,可全国各地的打工人都开始返乡了。

    一说去坐火车的难处,胡大贵直咧嘴。

    “我是从窗口爬上去的。”

    说起这事,胡大贵唾沫横飞。

    “在哈站,按理说人应该不多啊?可是依然是人山人海。”

    “车门完全堵死了,上上不去,下下不来。”

    “最后,有看有人打开了车窗,干脆就往上爬吧。”

    “要不是车站的人在下面推我屁股,我还上不来呢!”

    “是吗?这么多人吗?”

    “可不咋的?”

    “一上了车,只能两只脚落地,根本就没地方。”

    胡大贵把这些没怎么出过门的老头子老太太忽悠的大眼瞪小眼。

    卢昌华却知道,这些年的春运,一年比一年艰难。

    铁路现在还是主要的长途交通工具,每年的春运都是几亿人的大流动。

    难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