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494章转战松花江 (第1/2页)
重生84,从养鱼开始向阳而生第0494章转战松花江昌和抢险队穿着统一的服装,出现在哈市的时候,吴霞和眯缝眼组织员工慰问。 卢昌华让大伙先吃喝,他则跟防汛指挥部联系。 当得知抢险队已经到了,最新的命令也跟随而来。 他们的位置是哈市西部的道里区阎家岗机场,刚刚更名为太平国际机场。 这段江道因为中间有个小岛,导致泄洪不畅。 尤其是江道南侧,严重威胁机场的安全。 这里曾有武警官兵坚守,可是他们又被换去了更加危险江段。 这里就成了昌和抢险队的防区。 江道与机场之间有5公里。 中间隔着一个村子马架屯,村民已经疏散了。 距离江边有1.5公里。 此时,洪水已经蔓延到了马架屯前500米的位置。 当抢险队到到现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固临时堤坝。 先前,这里修建了一道半圆形的土墙,是由沙袋堆砌而成。 这个工作对抢险队员来说,就是熟练工种。 挖土装袋,扛袋堆墙。 一辆辆的拖拉机拉着物资驶来,一车车的人来到现场。 一顶顶的帐篷被搭建起来。 一盏盏的电灯被点亮。 从嫩江和西流松花江涌来的洪峰,都会涌入东流松花江。 此时,太平机场的安慰格外重要。 省防汛指挥部能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可见沉洋在他们面前是拍了胸脯的。 这可是承担了巨大的政治风险的。 可见,沉洋对卢昌华有多么的信任。 仅仅三天时间,一万五千人就到位了。 一车车的沙袋被运到了江边。 一道加高加厚的挡水墙出现了。 省市领导都跑来视察。 否则他们还真不放心。 见短短的几天时间,出现了一道心墙,他们悬着的心这才舒缓了。 “卢昌华同志,感谢你为哈市人民做的贡献,我们不会忘记。” “领导同志,我是奉命行事,一切功劳都是领导的指挥。” 领导们点着头,又和现场的抢险队员们打招呼。 随行记者又是拍照又是录像,好不忙碌。 8月15号。 上游嫩江传来消息,第三次洪峰出现了。 齐市最高水位149.30米。 这下,下游的哈市如临大敌。 卢昌华得到消息,更是心急如焚。 一万五千人日夜上堤,继续加固临时大坝。 从上游过来的洪峰,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达这里。 五天之后,8月20日,洪峰来临。 远远的西方,涌来一道水线。 犹如魔法一般,水头由远及近,有七八层楼高。 携带着大量的泥沙,树木杂草,更有牲畜的尸体,带着万马奔腾之势,呼啸而来。 这次,卢昌华知道凶险。 在涂墙之后,停满了车辆。 车上车下堆满了沙袋。 车辆之间,相互由钢丝绳连接。 相当于把车辆和土墙进行了固定。 这次,他没有让人去对抗洪水,而是躲在后面。 呼~ 一阵低沉的咆孝声划过天空。 大地带着震颤发出隆隆的声响。 江中的岛屿被洪水瞬间淹没,消失不见。 虽然岛屿无法阻挡洪峰,可依然分割了它的力量。 洪水沿着外围的临时江道冲了过来。 经过近千米的缓冲,狠狠的刮着临时大坝想着东边的江道冲去。 哗,砰~ 巨大的水浪击打在大坝上,发出了巨大声响。 洪水漫过堤坝,向着外面倾斜而出。 升上高空的浪花,犹如一颗颗珍珠一般,在空中泛着亮光,又落了下来。 大坝发出了一阵阵呻吟。 推动着满载泥土的拖拉机向着外围移动。 咯咯吱~ 轮胎摩擦地面,推出了一米多高的泥土。 好在车里车外都压满了沙袋。 车辆间还相互链接,想将两百多辆拖拉机同时推倒,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土墙和拖拉机被淹没在了水中。 这股涌出来的大水,迅速的流进了深坑里。 原来,这些深坑都是抢险队挖出来。 泥土装进了沙袋,留下的深坑就是装水的。 十几分钟后,洪峰过去了。 有人高喊,“漏水了!” “快,快,上!” 人们都蜂拥而上。 开始堵漏。 大坝内的水流万马奔腾。 向着哈市冲去。 大堤上的一万多人继续着自己的奋战。 远在几公里之外的太平机场。 有人望着远处奔腾的松花江,心有余季。 刚刚洪峰一过,真让人恐惧啊! 那声音,那气势,那力量,岂是人能阻挡的? 可就是这样,在那堵土墙前,依然没有办法冲破。 “咱们去慰问吧。” 几个空姐望着远处,说道。 “好呀好呀。咱们送点盒饭吧。” 姑娘们跑去买盒饭。 几个地勤小伙子也跟了上去。 很快,几十名姑娘小伙就拎着食品出了门。 机场办公室内。 “让食堂备餐,咱们给江边抗洪的人送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