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4,从养鱼开始_第0472章新北宁新气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72章新北宁新气象 (第2/2页)

报社会。

    这样的人真是不错啊!

    卢昌华微笑不语。

    王瑶根据卢昌华的指示,跟文化局对接了赞助的事。

    虽然没有了命名的事,可是纪事牌上,却要刻下昌和集团赞助的金额。

    现在的北宁就是一个大建筑工地。

    不仅市区在大搞建设,二井子镇的产业园也在打着地基。

    成千上万的建筑工人开进了现场。

    各种机器设备的轰鸣打破了二井子镇的宁静。

    一个未来可期的新城镇正在崛起。

    电视台的寻根节目也陆续的播出了。

    通过节目,人们发现,给博物馆捐献各种物件的人还真不少。

    有捐献晚晴时期俄国人和日本人拍摄的老照片。

    有捐献伪满时期的有关北宁的文件。

    有各种田契地契。

    有工作证等等。

    还有老式马车,磨盘,斧头镰刀。

    老式的洋枪。

    日本侵略者的驻军照片。

    抗联战士的照片等等。

    所有这些,有的出自普通的老百姓之手,有的来自大专院校,有的来自专业机构。

    还有的来自海外。

    其中,有几份重要的文件资料,来自国外。

    其主人曾是记者,在北宁地区进行过采访,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重要的是,还有一段近五分钟的黑白电影胶片。

    它真实记录了伪满时期的北宁。

    当时人们的风土人情。

    衣着穿戴,礼仪和城市建设风貌。

    这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可是也是北宁唯一的电影记录。

    当这段影片被电视台翻录剪辑播放后,很多北宁人都认真的看了,重播也看的很仔细。

    这就是几十年前的北宁。

    那时候的北宁,被侵略者的铁蹄践踏。

    如今,我们正在建设崭新的新北宁。

    这样的对比和反差,让很多北宁人落泪。

    尤其是老人。

    这段时间,卢昌中的全部精力都扑在了园区建设上。

    不仅要做到“三通一平”,还要把厂房建起来。

    整个园区的规划,不仅仅有生产区,还有住宅区和商贸区。

    只是这些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

    早就有人看出了二井子镇的发展前途。

    纷纷跑到这里做生意。

    开饭店的,开旅社的,开超市的,把二井子镇的那条通往长水农场的主干道两侧都站满了。

    原先这条砂石路的两侧是一米多深的排水沟,后面是防风林,然后是住户家的菜园子,在后面就是人家的住房。

    现在倒好。

    排水沟都统一盖上了水泥板。

    明沟变成了暗沟。

    防风林也被移植了。

    菜园子也变成了建设用地。

    那些有眼光的住户,赶紧找到镇政府,先把自己家后院子交钱占住。

    等着卖高价呢。

    不过,他们所谓的高价,在那些有眼光的人眼中不过是毛毛雨。

    很快这些住户有的捶足顿胸,有的发了笔小财。

    更有眼光的则和别人合伙,一起开起了饭店,超市。

    抢占这波商机。

    卢昌华开着自己的桑塔纳,路过二井子,见两边都变成了房子。

    原本长水农场进城的必经之路,现在成了商业街了。

    这让他心里感慨。

    看样子有眼光的人还是多啊!

    这次来,是大哥约的他。

    两人就在园区的临时办公点里见了面。

    室外的噪声很大。

    关闭的房门,卢昌中这才说道:“这次找你来,是想嗯你问个主意。”

    “啥事?”

    “园区的建设也铺开了。可是,这以后的工人是个问题啊。”

    “哦?”

    卢昌华也想起来了。

    是啊。

    人家开着开厂,找不到合适的工人,咋整?

    “那你的意思是?”

    “你们的技校能不能专项培养一批生物医药的工人?”

    “这个没问题啊。只是怕时间上来不及吧?”

    “来得及,先搞个两年制的,后面再搞三年制的。”

    “这事不用跟我商量吧?直接找集团就行。还有,北宁的技校有好几家呢,一起培养吧,这样在数量上应该能供应的上。”

    “嗯,我就是再等你这句话了。”

    “其实啊,我已经跟弟妹说了这事了。她怕耽误集团的人才培养,说要听听你的意见。这不,我才找你来聊聊。”

    “我同意。”

    卢昌华拿起电话,打给了王瑶,让她以集团的名义,下发文件。

    让技校增设生物医药类专业。

    技校这些年,给集团培养了大批的技术工人。

    充实在了各家工厂里。

    如今反而有了人才过剩的情况。

    现在有了生物医药产业园,学校增设专业,把培养人才的方向调整一下,这是件好事。

    得知丈夫在二井子镇,王瑶说道:“没别的事就在那儿等我吧,一起回家。”

    “得嘞,我等着。”

    卢昌中乐呵呵的假装听不见。

    兄弟俩又聊了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