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4,从养鱼开始_第0434章一炮打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34章一炮打响 (第2/2页)

《北宁市流动商贩管理规定》。

    所有流动商贩可在指定地点进行摆摊设点。

    工商部门进行免费备桉,不收取费用。

    同时,市工商局还通知节目组,一起去老孙头家。

    他们要赔礼道歉,同时把最新的管理规定当众宣读。

    这下把老孙头激动坏了。

    拉着杨洁的手一个劲儿的感谢。

    感谢节目组给他解决了问题。

    这些也被完整的记录下来。

    形成了节目的后续。

    节目一播出,这反响可想而知。

    广大市民这下就像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纷纷来到电视台反应问题。

    卢昌中根本就忙不过来,让人专门接待。

    把问题先记录下来,节目组筛选。

    专门找那些涉及到民生的事。

    比如,大街上的垃圾两个月没人清理。

    比如,医院乱收费问题。

    一时间,每周一期的《犄角旮旯》名声大振。

    不仅市里领导每周都要观看,广大市民也盯着结果。

    一时间,北宁新闻这样的拍马屁型的节目就没人看了。

    每周五《犄角旮旯》一播出,收视率直线上升。

    随着《犄角旮旯》线索电话的公布,那部反应问题的电话就没闲着过。

    节目组的规模也逐渐扩大。

    从当初的四个人,一下就发展到了三十多人。

    电视台还专门划拨了一栋二层小楼,用于专题部的办公。

    专题部也从一个临时部门变成了一个正式编制。

    卢昌中借着势头,把节目组的主要成员安排了编制。

    杨洁成为北宁市电视台专题部的正式职工。

    她的工作关系也正式转了进来。

    随着《犄角旮旯》的大火,省台也看到了这个节目的潜力。

    正在他们研究要不要引进这个模式的时候,哈市台当先做了一档类似的节目。

    这下省台尴尬了。

    卢昌华和王瑶也很关注大哥的动向。

    得知现在很火的节目《犄角旮旯》是大哥主抓的,卢昌华很高兴。

    “这个节目不错,咱们要支持,上点广告吧。”

    “行啊,反正今年的饮品新广告也该上了。”

    当卢昌中接到弟媳妇的电话,得知他们昌和要在节目里投放广告,他就乐了。

    “呵呵,弟妹啊,我们可早等着你们赞助了,派个人来谈谈吧。”

    没过几天,《犄角旮旯》节目前后就贴上了蓝精灵饮品广告。

    这下可不得了了。

    其他厂家也纷纷找上门来,各种广告蜂拥而至。

    你想啊,能和昌和集团广告在同一个时段播出,这不也变相说明自己也很有实力吗?!

    为了扩大节目的辐射范围,北宁市电视台要求,每天下午五点钟,由专车运送《北宁新闻》和《犄角旮旯》。

    在当天晚上与市台同步播出。

    这个方法虽然很笨,可只要辛苦点,还是很实用的。

    这样,下属各市县的新闻当晚也能送到市台,第二天的新闻里就会出现。

    这比以前快了至少两天。

    新闻的时效性都到了体现。

    当然,每天这样来回跑,不仅需要车辆人员的配备,油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此,市广电局专门拨出了一笔经费。

    杨洁,这个出身农场,名不见经传的女人,竟然成来了北宁当地的名人。

    每周都出现在《犄角旮旯》里。

    随着同步播出的形成,杨洁的名字和形象传播开来。

    这让廖涛陷入了惶恐当中。

    他没想到,自己媳妇儿说去市里上班,结果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北宁家喻户晓。

    人人都知道电视里的那个美丽漂亮,家喻户晓的杨洁是正义的化身,是人民的代表。

    可谁知道,那个在农场物资科默默无闻的廖涛啊!

    偶尔有农场干部会和他提起杨洁,说“你媳妇儿干的不错,现在是个大名人了。”

    这时候的廖涛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他只是咧咧嘴,笑一下。

    他知道,自己和媳妇儿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当初自己是副场长的公子,娶一个工人家庭的女儿绰绰有余。

    他还把杨洁弄进了广播站,后来进了电视台。

    现在好了。

    杨洁进城了。

    成了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乌鸡变成了金凤凰。

    而自己呢?

    还站在地上。

    杨洁已经飞在天上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