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413章今年年会不一般 (第1/2页)
重生84,从养鱼开始向阳而生第0413章今年年会不一般昌和集团每年春节前都会召开集团年会。 先是在市府宾馆进行,后来市府修建了礼堂,昌和集团的年会就在市府礼堂进行了。 所有人都参加是不可能的。 每个工厂都选出优秀代表和先进工作者来参加。 就这样,每次参加年会的人都有两三千人。 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昌和集团的产品十分畅销,经济效益显着。 再加上去年进行了改制。 整个集团的精神面貌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这也促使整个95年的经济效益更上一个台阶。 人们都期盼着今年的年会能分更多的钱。 这也是人们最朴实的心理预期。 昌和集团的高层心里明镜一般。 为了把自己的全员持股政策持续下去,形成一种惯性,卢昌华和王瑶对年会高度重视。 不仅要在年会上大张旗鼓的分红,还要让新闻媒体来进行全面的报道。 不仅是北宁当地的媒体,省里和总局的媒体也没落下。 集团临时成立了一个媒体中心,由眯缝眼负责。 他以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主任的身份接待媒体,安排媒体的采访事宜。 1996年2月10号,星期六。 这天,昌和集团各家工厂都装饰一新。 工厂大门口挂起了红灯笼,贴上了春联,插上了国旗。 厂区的主干道两侧,红旗招展,彩旗飘飘。 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 今天,没有机会去市府礼堂参加集团年会的工人们,被留下的干部组织起来,集体在工厂礼堂里集会,收听收看集团年会的现场实况。 说起这个来,咱们就不得不多说两句。 昌和集团,作为北宁当地的支柱型企业集团,他们的宣传教育阵地不能丢失。 为此,由市府补贴,集团投资,建设了企业内部有线电视网络。 不仅联通了各家工厂,还把职工的宿舍楼都接通了。 有线电视网不仅可以收看电视信号,还能联通调频广播。 因此家家户户的房间里都有一个小音箱。 至于电视机,集团给予补贴,职工们自行购买。 市府礼堂。 一样的花团锦簇。 大门口悬挂着大型横幅,红底白字。 “昌和集团1995年年终总结暨优秀员工表彰大会” 大门的两侧挂着一幅春联。 “改革开放,全国奋进,人民群众幸福安康。” “创新发展,昌和进取,民生百姓喜气洋洋。” 横批:“为打造新北宁奋斗” 大门前,一群记者长枪短炮的拍照,很多人在这里拍照留念。 这幅对联是卢昌华定下的。 为啥横批是“为打造新北宁而奋斗”? 这就是为了增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增加广大干部职工的荣誉感。 你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你和建设新北宁息息相关。 让职工们融入北宁,让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成为真正的北宁人。 北宁当地媒体更是激动。 他们没有想到,一个民营企业,竟然能提出这样的口号,可见他们企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 这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记者们笔走龙蛇,把对联记录下来。 走进礼堂的职工代表们更是昂首挺胸,意气风发。 今天是他们最得意的一天,整个北宁的人都在关注这里。 “随着运动员进行曲的响起,代表们踏着昂扬的步伐走进了会场。” 电视里的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对现场进行着解说。 “集团的领导步入了会场!” 画面中,以卢昌华为代表的集团高层缓步走上了主席台。 镜头里,主席台的正中间竟然是半人高的钱墙。 这些钱是优秀员工的奖金,太多了,根本没地放。 卢昌华直接让堆在主席台上。 用现金堆成的一堵墙,在现场极为震撼。 就是这堵墙,就耗费了记者们大量的胶卷! 昌和集团的职工家属们激动要死。 钱啊!那么多钱! 这是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的。 现在,这些钱就在主席台上。 很多新进入集团的年轻人,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高层。 现在他们通过电视画面见到了。 卢昌华一身西装,走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