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9章改制了 (第2/2页)
> 只有你把钱分给大伙,人家跟着你才有奔头! 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不明白。 就是道理明白,也不一定做得到。 谁不知道钱是个好东西啊? 首先改制的就是昌和拖拉机集团。 它下面有十几家工厂呢。 仅这些厂子就有十几万工人。 妥妥的一个大集团。 首先这些职工就按照标准分了股份,然后就是分红。 那可是真给钱哪! 当工人们拿着一叠叠的钞票回家报喜的时候,大家伙知道,集团是玩真的,老板说话算话。 第二天,所有工厂的气氛都变了。 平时需要靠管理人员督促干活的现象没了。 一个个的认真干活。 有工人一走一过,把车间地面上的一根草都捡走了。 地面的铁屑都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工人一见面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自己家的活,好好干。” 平时厂里来干临时工的职工家属都是得过且过,干活就是对付事。 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谁都知道,这是自己家的厂子,还要靠着它分钱呢,可得爱护好。 以前,厂子里的管理人员,只要手上有点小权利,都想法设法的吃拿卡要,捞点好处。 现在,先不说自己有没有这个必要,就说周围的人就盯死你。 只要你敢贪污,被人发现就有人举报。 这举报的后果那就太严重了。
你贪污能搞多少钱? 分红能分多少钱? 这利益一衡量,贪污受贿的人自然就少了很多。 就连昌和集团的小伙子大姑娘都成了香饽饽。 哪个姑娘不想嫁进来? 哪个小伙不想娶个昌和的姑娘? 可人就是怪了。 越是香饽饽,人家还就不外嫁。 谁不知道昌和小伙好啊,自己嫁个内部的小伙子,那不是一加一大于二么! 谁都会算账。 这个分钱的消息,让技工学校的学生们兴奋得不得了。 只要自己一毕业就能进厂,三年之后就能分房分红,房子十年后就是自己的。 上哪儿找这样的单位? 黑省其他单位的人羡慕的不得了。 一想到自己单位领导抠抠索索的样,他们就吃不下饭。 自己的命咋就这么不好呢? 咋就没碰上这样的老板呢?! 昌和集团改制,让很多其他老板嗤之以鼻。 “嗤,你看着吧,他们干不长,早晚得黄了。” “企业的利润都分了,哪有扩大再生产的钱啊?” 反正就是不好。 只有把钱都揣进自己的腰包才是正确的。 卢昌华根本就没时间去关心外面对自己的议论。 拖拉机集团已经改制了。 其他厂子也要跟进。 像罐头厂,北绒厂,粮油加工厂,饮品厂都得改。 饮品厂建厂较晚,还没有三年,所以,他们只能等到明年了。 不过,他们知道,集团是动真格的,不是说着玩的,也就耐心的等着。 只要时间一到,该分红一分不会少。 昌和集团每年招工虽然说不上费劲,可也很难招满。 今年,不用你出去招工了。 人家主动的跑来集团,打听招工的事。 只要是昌和集团的企业,别管是啥厂子,就是一个进! 周围县市刚毕业的小姑娘小伙子排着队的来报名。 这就是制度的魅力。 无论是哈市还是齐市,还是佳慕斯,牡丹江,黑省的中心城市大量的人员都往北宁跑。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安卓苹果均可。】 为啥? 北宁有钱人多啊! 谁不知道昌和集团分红了。 工人手里最少都有万八千的。 来北宁做生意还能亏? 从四月份开始,北宁的铺面就变得紧俏了。 租金嗖嗖的往上涨。 人来得多,这房价也就不便宜。 很多二手房的价格比黑河的都贵了。 这就是一个企业带动一方经济的典型代表。 各地市邀请卢昌华去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 卢昌华忙完改制的事,就赶紧返回了农场,他可没那个闲心去应酬这些事。 他撂挑子撂习惯了,王瑶就得顶着。 迎来送往的事,就她在忙活。 而卢昌华则回家陪孩子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