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5 阅兵场上的刺杀 (第2/2页)
总理身后的卫官见势不好,顺手举起座椅阻挡飞来的枪弹,并飞身扑在了总理的身上。 自动步枪开路,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已经冲上了观礼台,一路上的向着所有活动的目标开火。坐在总理左右的国防部长、总理助理等人都已经被子弹打成了筛子。 冲上来的士兵唯恐总理没有死,发狂地把枪膛中剩余的子弹全部射在了总理的身上,顿时他的腹部、腿部以及卫官的后脑和后背又中数弹。 观礼台上三三两两四下分散的卫兵一边还击一边扑上去。打光了子弹的士兵抽出了随身的刺刀和扑上来的卫兵扭打在一起。一个士兵被三四个卫兵摁住,伸手拉响了挂在腰间的一枚手榴弹。 原本已经走过了观礼台的受阅部队当中的步兵方阵突然掉头回来了,不过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散开了战斗队形。 从侧翼突然射来的子弹让守在观礼台左右开火的警卫部队突然乱了阵脚。 恐怕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些受阅部队会突然反戈一击。 而冲在这些受阅部队最前面的也是今天检阅的时候走在仪仗队之外最前面的一支部队。 这支部队素来以作战勇猛著称,作战能力极为强悍,堪称是印度军队精锐中的精锐。 廓尔喀步兵营,印度最为重视的一支部队,常年保持着很高的战备水准。 不过印度的廓尔喀步兵营只是一群雇佣兵而已。 事实上,廓尔喀雇佣兵,世界闻名的外籍雇佣兵团之一。以纪律严明和英勇善战闻名于世,而且对雇主非常忠诚。 廓尔喀人最初应该是来自尼泊尔加德满都以西的廓尔喀村,19世纪初,英国入侵尼泊尔,尼泊尔王国的廓尔喀战士奇袭了克什米尔和不丹。英国人以3万人对付尼泊尔1.2万人,经过两年的浴血奋战,尼泊尔实现了和平。廓尔喀兵宁死不屈的勇猛精神得到了英国人的敬佩。之后,英国与尼泊尔签订条约,享有招募廓尔喀兵的特权。从此,廓尔喀雇佣兵开始走向世界。 廓尔喀人是尼泊尔一个山地民族,身材不高,但体魄健硕,吃苦耐劳,英勇善战。尼泊尔境内80%是山区,廓尔喀人自幼在坎坷的山路上行走,练就了一双“铁脚板”。他们性格强悍,身体健壮,特别善于山地战和近战。 自从英国开始在尼泊尔雇佣廓尔喀战士组成外籍雇佣兵团开始的150多年里,廓尔喀人已经参加了几乎所有与英国或印度有关的冲突。 1997年,香港回归前,廓尔喀兵也曾长期驻扎香港,号称是驻港英军的“拳头部队”。这支平均身高只有1.60米的廓尔喀部队深得英王室的厚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查尔斯王储不但定期看望他们,还经常参加他们的阅兵式和纪念活动。所有的廓尔喀战斗营都以英国各君主的名字命名。英军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廓尔喀营,还有一根引以为豪的两米长铜制“女王杖”。这是1863年英国女王授予该营的,以代替战斗英雄奖章。 印度独立之后根据英印尼三方《加德满都协定》,印度瓜分了80%的廓尔喀部队,规模达到18个联队(相当于步兵营),成为印军最著名的部队。 时至今日,印度军队依然将这些廓尔喀雇佣兵当做自己的精锐部队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只是恐怕总理先生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支最精锐的部队会在今天对自己反戈一击。 战斗很快平息了下来,现场死伤几百人,抵抗的警卫部队很快就被消灭殆尽。 …… “卧槽,什么情况?” 阅兵场上发生的一幕被通过电视直播让特种兵们看了个全程。 “我们要小心了。”戈圣洁对叶仁说道。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叶仁说着换了一个台,直接跳到了体育频道。 ……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姑娘好象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8月15日这一天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日子,所以在军区司令部大院里广播里滚动播放着音乐,为下午的纪念活动打前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