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尚浅的疑惑 (第2/2页)
特么,简直是料敌于先机,能不赚钱吗? 她就不明白了,这世上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太特么神奇。 沈度心里清楚,合金股份的短期头部还要持续几的。 在第二次上冲未果,才会真正进入调整阶段。 如果不是尚浅好奇心作怪,今他压根就不想看盘。 他顺便看了看屯河这只股票,今日虽然下跌,收盘价19元,已经是阶段性高点。 随后的行情大概要横盘了。 沈度还是想持股不动,因为屯河马上要进入分配,方案是每十股送三股,公积金转增五股,合计十股送八股。 至于湘火炬则围绕着八元上下做箱体走势。 这三只股票的套路都差不多,不断的送股、配股,而后除权。 表面上看价格不高,实际上复权价越拉越高。 运作这三只股票的是同一个庄家,唐万,后世很有名的家伙所领导的德龙集团。 江湖有派系,沉沉浮浮,资本市场则按照资本划分,比如中经系、鸿仪系、明系、中植系、方大系、涌金等。 德龙也是其中一员,如同流星一样发出灿烂光芒。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也是大浪淘沙的年代。 今日某系叱咤风云,明就被一场风暴淹没。
市场没有常青树,各领风sao几度。 与其他草根一样,唐万的崛起得益于势。 用人话,风来了,在别人还唯唯诺诺的时候,他倾其所有果断抢占风口。 撇开德龙野蛮扩张这一点,单论唐万仅用五六年时间发展到现在的成就,确实非同一般。 此时,他已经入主湘火炬和合金股份。 言外之意,德龙既是大股东,又是二级市场上的庄家。 1996年,政策上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合并,兼并扩大企业规模。 唐万由此了解到了一个新词“并购重组”。 当时的并购重组,还是一个时髦的事,很少有人真正明白里头的游戏规则。 唐万也了解不多,但他快速展现了枭雄胆识。 唐万夹起一个皮包,去了美国华尔街,他在街上晃荡,猫着腰使劲捉摸,前前后后研究了5000多个金融产品。 几个月的沉寂之后,唐万新提出他们梦想。 他要大搞“产业并购整合”。 一方面,在二级市场上坐庄获利,另一方面,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控制企业,让企业并购整合。 又当庄家,又当企业家,坐享公司股价和利润双重福利。 唐万雄心勃勃,扬言“不进行一场大手笔整合,对不起这个时代”。 这个想法,一开始运营的还不错。 比如旗下公司湘火炬,原本只是一个做“火花塞”的单产品公司,唐万入局后,大举收购了美国最大刹车系统公司,经过6年整合,湘火炬确立国内汽车零配件领先地位,净利润6年内翻了70倍,产业运作十分成功。 不得不这家伙脑壳特别大,很有闯劲。 在这个资本草莽时代,一些合规与不合规并存,其实很常见。 前提是你要成功。 如果稍稍谨慎一些,或许他会成功。 德龙的不断参股和扩张,参股达200余家公司,并利用这些公司不断进行融资。 可惜,他迈的步子有点大,扯涟皮。 尤其到了后期,被资金困扰下,疯狂地融资,为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正所谓成也萧何,亡也萧何。 直接融资是把双刃剑,用得好没问题,用不好难免割伤自己。 据他最终倒霉在一家信托公司手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