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进军网约车市场 (第2/2页)
份额没有太大的增长,优步全球总裁开始主动接触滴滴高层。 最后以相互持股的形式,滴滴对优步中国完成了并购。 吃下快的,并购优步,滴滴在中国网约车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90%。 找不到对手。 投资人们眼看着滴滴快要变现盈利了。 接下来两件事又把滴滴拉下了神坛。 一件是程维觊觎外卖市场,在无锡和美团火拼。 滴滴外卖和美团外卖火拼的最激烈的时候,美团的王兴来了一招偷家。 推出“美团打车”服务。 滴滴在外卖市场被牵制,美团打车全面开花。 从滴滴手上抢走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 为了守家,程维不得不放弃滴滴外卖,回归老本行,守住滴滴在网约车市场的霸主地位。 但是紧接着相关部门一张80亿的罚单,让滴滴萎靡不振。 因为向境外出售用户信息,滴滴被严惩。 除了巨额罚款,还有不能注册新用户的处罚。 这时候,网约车风口再次被资本盯上,涌现出一大批打车软件,瓜分滴滴市场。
滴滴的神话就此结束。 不过这几年也开始缓过来了,滴滴开始自己做上游的车辆和技术服务,提高品牌竞争力,同时拓展其他生态业务,滴滴出行重新坐稳聚合性网约车平台的龙头位置。 还有接近50%的市场份额。 聚合性网约车平台最先做的是百度,李彦宏眼看这个风口抢不过阿里和腾讯的时候,就在2015年利用百度地图聚合各类打车、租车……软件,赚取服务费用。 当时的百度地图在电子地图这个领域是霸主,所以很多平台都愿意和百度地图合作。 接着是高德地图在2018年接入了阿里生活,也开始走聚合模式,然后就是腾讯地图。 纵观整个网约车市场的发展,从BAT争霸,到滴滴一家独大,再到传统车企入场,最后到现在的华为进场,这个市场一直在被挤压,没有达到饱和。 所谓的饱和是指一个城市的承受范围。而不是整个市场的饱和。 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未来三年内,网约车市场规模有望冲破5000亿大关。 霍利当然眼馋,想分这块大蛋糕。 也在寻找优秀的产品。 张利带来的易速出行这款产品,有创新,但是市场定位缺乏竞争力,同时股权结构设计太糟糕,很难吸引资本投资。 霍利从他的脸色上也能看的出来,易速出行现在到了生死关头,需要这笔钱去救命。 没有任何一位创业者能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产品死掉。 那种感觉很难受。 霍利回头看向他,直言道,“以你现在的能力,要对易速出行动刀子,做大手术几乎不可能。 一亿的估值,你能融资多少,释放多少股份? 这笔融资拿给你只不过是延缓死亡,起不到绝地求生的作用。 我给你的建议是优化股权结构,然后把公司卖掉。” 张利愣神看着霍利。 霍利接着道:“我会给你一笔投资,用来回购合伙人手上的股份,然后把你的易速出行卖给我。 你可以保留一定股份,作为持股合伙人的身份参与易速的运营。 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希望我参加完乌镇互联网大会回来之后,能得到你的准确答案。 若不是易速让我看到了一些新东西,你就只能接受创业失败的残酷事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