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冤家路窄 (第1/2页)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的就进入了十冬腊月,村子里农户杀年猪的也渐渐进入了高峰期。每年这个时候,王老癞听说谁家杀猪,就不请自来地早早地赶到杀猪的人家。不管外面的人怎么忙乎,他则心安理得的坐在热炕头上,抽烟喝茶,直至等到饭菜做好、亲朋好友到齐后,便毫不客气地大吃大喝起来。酒足饭饱之后,还得死皮赖脸地拎走一条二斤左右的连肥带瘦的rou,拿回家继续享用。那种气人劲,足以让当事人发堵好几天,只是为了息事宁人,图个顺利,谁也没人愿意招惹他。 腊月二十二也就是农历小年的前一天,李广霞的娘家也有一户李姓人家娶儿媳妇,但不是近枝家族,论起辈分李广霞应该叫叔叔婶婶。王老癞和李广霞、孩子一起,早早地来到葫芦房子村李家沟组准备随礼。农村办喜事在当地算是属于最大的热闹事了,尤其是能给相对闭塞、长时间寂静的小山村带来难得的喜庆祥和气氛。李广霞一家四口先来到娘家,王老癞破天荒的给老丈人拿来通过记村委会的帐,从小卖部弄的两瓶白酒,抵算是过年的礼物了。 在娘家坐了一会就一起来到办喜事的人家了,李老癞作为老李家的门婿,无论远近,都属于上门之客。支客的在安排座次上自然要高看一眼,所以,王老癞和长辈们、村干部们,自然而然地被安排到屋里的一张桌上,村子里的大部分人,都被安排在院子内临时搭建的、感觉非常冷的塑料棚子里了。王老癞和认识的、不认识的共十个人围坐在一起,他也不和别人说什么话,只是抽烟喝水嗑瓜子,再就是贼眉鼠眼地来回看着来来往往的人。 当十一点半左右的时候,第一轮宴席开始。新亲们被安排在新郎新娘的房间吃饭,由至亲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陪。王老癞等比较远一点的亲属,被安排在对面的屋。每个屋炕上和地上共摆四张桌,显得有点挤挤巴巴的。由于在外打工的年轻力壮小伙子们还都没有完全回家过年,所以帮忙的大多是年轻和中年的家庭妇女,由她们包揽了端饭传菜的活。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连凉带热十四道菜就已经上完了,喜欢饮酒的人也渐入佳境,开始兴奋起来。在农村办喜事,被安排在屋里吃饭的客人,相对有点尊贵些,比起在院子里吃饭的前来贺喜的客人,在喝酒吃饭时间上要宽松不少,不用着急给下一批吃饭的人倒地方。 所以,当院子里的人已经吃完时,屋里几个善喝的人还互相敬得正欢,王老癞更是当仁不让,频频举杯痛饮。这时,本村另一个好喝酒的中年男人,与王老癞都已经喝完两杯白酒了,接着又倒上了第三杯。那个中年男人嫌红烧rou凉了,起身端起来来到门口让捞忙的人去给热一下。大约几分钟的时间,热完的红烧rou,由一个穿着比较入时的、有二十三四岁的女子端进来。王老癞抬头一看楞了一下,那个端菜的女子和他打个照面,更是满脸惊讶!在惊慌失措中,手中端的菜“啪”的一声,连盘带菜、粉身碎骨地散在地上狼狈不堪着。 那个女子怔了片刻,才回过神来,赶紧跑了出去,满屋子人面面相觑。王老癞似乎明白过味来了,酒也顾不得喝了,走出屋子,来到院子里开始寻找那个女子。他站在院子中央环顾了好几圈,再也没有看见那位时髦又似曾相识女子的身影。 在农村,尤其是偏僻的农村,为了在过年过节或cao办喜事时图个顺利,干活比平时都是倍加小心,最忌讳把用具损坏。特别是女主人们更是十分看重此事,一旦打碎了碗或盘子什么的,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异常不爽。而摔碎盘子的“惊魂声又”恰巧被新郎官的mama,也就是这家的女主人听见了,她赶忙进屋看个究竟?她先是把眼睛定在散了一地掺杂着rou块的碎瓷片,发呆片刻,还没来得急忍着不快、安慰当事人几句,就看见,刚才端菜的本村村民庞贵军家的儿媳妇陈飞燕失魂落魄地跑了出去。接着,又见王老癞带着yin邪的目光追出来。一边走,口中还一边喊着:“喂!你等一下,我好像在哪见过你。你是陈雪吧?” 对王老癞的为人,这个村民组的人也都是心知肚明。新郎官的mama忽然明白了什么:”这个王老癞看见陈飞燕有点姿色,一定是在大庭广众之下sao扰调戏她了。“除了和王老癞坐在一桌的人外,其他人也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和他坐在一起的人心里猜测,王老癞和端菜的陈飞雪在以前,肯定有什么故事发生过,要不,怎么两个人一打照面,就一个是万分惊讶、一个是惊慌失措呢? 王老癞瞅了几圈也没有发现她的身影,就悻悻地回到屋里,想继续喝酒。周围的人已经不用好眼光看他了,新郎官的mama更是在他的后背上狠狠地剜了一眼。屋里放在地上的两张桌男宾客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