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章准备年夜饭 (第1/2页)
1月25号是小年。 从这天开始,熊家就为年夜饭做准备了。 首先就是杀鸡。 喂了一年的鸡,除了留下五只下蛋的母鸡和一只值班的公鸡外,其他的八只母鸡和三只公鸡都杀了。 这年头来农场收鸡毛的还没有,一般人家都会把鸡毛丢掉。 熊家则不然,这不是有熊贵清这个重生者嘛。 他让爸妈和老弟在杀鸡的时候,尽量保持鸡毛的干净,拔下来用编织袋收集起来。 “这玩意收起来有啥用啊?做鸡毛掸子?” 以前东北鸡毛就是做这玩意。 “妈,这玩意能做褥子,可暖和了。” “真的假的?” “真的,我同学家就有鸡毛褥子。” 当然这是熊贵清编的瞎话。 他的目的确实是要做褥子,想让妈爸睡得舒服点。 就因为儿子要这些鸡毛,熊长禄两口子拔鸡毛就忙活了好几天。 尤其是小绒毛,搜集它难度很高。 这十一只鸡算是熊家过年主要的rou菜。 第二件事,就是包饺子和做粘豆包。 包饺子这活儿,东北人基本都会。 饺子好不好吃,主要在于饺子馅。 熊长禄先把冻上的猪rou缓上一块。 这rou就有讲究,需要五花rou,得肥瘦相兼。 剁饺子馅是最累的活。 现在都靠手工剁,也没有什么机器。 这几天,只要你从大街上走,总能听到家家户户传出来“咚咚咚”的剁馅声。 熊家剁馅以前都是老爸cao刀。 如今轮到熊贵清了。 他其实有经验,前世也没少剁。 猪rou缓好之后,先切片,然后再切成条。 最后切成丁。 切成丁后,就开始横横竖竖的排刀剁沫了。 一边剁一边往刀面上洒水,目的是不沾刀,也省得到处甩rou沫。 老弟也没闲着,他负责扒葱。 东北人吃饺子喜欢在rou馅里掺上葱末,用来调味。 家里的大葱是自己种的,秋天之后就藏在窖里了,现在要拿出来完成它的使命了。 不仅rou要剁成沫,葱也要从丁剁成沫。 有的人家还要在rou馅里添加芹菜,最不济也要加上白菜。 除了调味外,主要原因是不够吃,必须要添加其他的菜进去。 熊家添加的是大白菜。 这几颗大白菜是熊贵清从存储空间里拿出来的,就那新鲜劲儿让一家人都很惊奇。 “咱家菜窖这么厉害吗?” 老爸有些不信,他还好信要去实地看看。 被熊贵清拉了回来。 “爸,你就别去了,就这几颗好的,我全拿回来了,其他的多少都冻了。” “哦!可能这几颗藏在里面躲过去了。” 熊长禄点点头,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余秀华拿了两个大盆来拌馅。 在rou馅里放进去葱花,撒上盐,豆油,先拌。 拌均匀了,尝尝咸淡,调整下盐量,最后放进去白菜沫。 又是一顿拌。 想要饺子香,诀窍在于添加的油。 这会的豆油都是水化油,豆油不纯,里面添加了水分,必须要先在锅里炼化,待油沫子消散了,冒起青烟了,这就算炼好。 盛出来凉着,拌馅的时候添进馅里。 这种经过炼化的豆油就是熟油,没有豆腥味,吃起来就香了。 饺子馅必须油大,油少了就不好吃了。 熊家不仅如此的拌馅,余秀华还准备了十几个钢镚,提前清洗干净。 包的时候,就直接塞进馅里。 这样的饺子谁吃到谁有福! 这也是老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和寄托吧。 饺子包好一盖帘就端出去冻上。 熊贵亮站在外面守着,十几分钟后再回来。 这是怕饺子没冻的时候,被猫狗偷吃了。 这天气,十几分钟饺子就冻硬了,有时几分钟就硬。 冻硬之后,熊贵亮就把饺子装进一个编织袋里,放进仓房备用。 两大盆的饺子馅,包了四百多个饺子,编织袋都装了满满两袋子。 这也是熊家近些年来准备的最多的一次了。 包完饺子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 东北过年还有吃粘豆包的习俗。 这也是从满族传过来的。 以前吃粘豆包都是自己做。 先蒸好了冻上,大年三十的时候再拿出来蒸上。 现在市场上有人卖这玩意了,因为自己做太麻烦,买着省事也就买了。 熊长禄从别的职工家买了二斤,也就不用自個做了。 这些事一忙活就到了年跟前了。 1984年2月1日,除夕,大年三十。 今天是猪年最后一天,过了今晚就是鼠年了。 一大早起来,熊家人喜气洋洋。 熊贵亮忙着点炉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