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演义_终章 人尽敌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终章 人尽敌国 (第6/7页)

 他们将符纸接过,然后深深朝陈厌一作揖,陈厌起身还礼。

    冯善水道:“干完这票,咱们……散伙吧。”

    陈厌颔首,“散了。”

    苏无愁微笑,“散了。”

    刘三娣擦了把眼角,“散了。”

    四人相视一笑,一如当日老乐山破庙初见。

    陈厌心想,既然火在那里,那就将火扑掉。

    至于天崩地裂……我走之后,又与我何干?

    ……

    翌日,清晨。

    秦桧一夜没合眼,天还没亮就派人将陈厌他们叫醒。

    待四人洗漱完毕,换上熏过香的新衣,便将他们带至皇宫,安置在丽正门等待召见。

    在模糊晨风的遮蔽下,百官公卿的车辇缓缓向宫前驶来。

    大臣们在宫墙外下车,互相问过好,三五结伴向举行朝会的大庆殿行去。

    临安皇宫的整体布局与东京旧宫类似,但面积却大大不如。

    “赵大人好。”

    “刘大人好。”

    ……

    问好声在门洞中不停回荡,一团团朱紫色的朝服在陈厌四人面前飘过。

    有不少人注意到了他们,刚开始吓了一跳。

    紧接着又开始交头接耳,讨论这四名陌生人的身份。

    有人问士卒,士卒也摇头,只是讲,这四人是乘坐秦桧的车辇过来的。

    一时间,询问者收声。

    赵鼎、胡铨三人并肩而过,听闻此言,不禁对陈厌等人流露出鄙夷之情,暗道又是秦桧寻来的鹰犬!

    罗汝楫领着一众附庸过来,他见状心下冷笑。

    等过一会儿,就让尔等大跌眼镜,故意不跟陈厌等人交谈,径直走过。

    陈厌神色如常,与一双双疑惑、忌惮、仇恨的目光平静对视,将他们的信息尽收眼底。

    忽然,他注意到一个脚步踉跄的清瘦男子,正神情恍惚地穿行过人群。

    “李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赵鼎等人见李经神思恍惚地行过来,皆是担忧无比。

    不破不立!刺啷!

    李经身躯轻颤,刺耳的磨刀声不停在他脑袋中回荡。

    听到询问,过了片刻才缓过来,勉强笑道:“无妨,昨夜没睡好。”

    赵鼎轻叹,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非常之时,李大人定要保重好身体啊!”

    “好…保重身体…刺啷!”

    李经一甩头,磨刀声再次响起,提醒他在世上已了无牵挂,不破不立!

    一个小小的六品官,竟然能让当朝宰相如此敬重,此人不简单。

    陈厌记住了他的名字,六品员外郎,李经。

    当文武群臣进入大庆殿,看到秦桧已经稳立于左首处,并不惊讶,他永远都是最早的一个。

    一道道人影进入大殿,杂乱的脚步声渐渐息止,众大臣分成两大纵列站立。

    左侧以秦桧、罗汝楫等人为首,右侧则以赵鼎、李光为首。

    所站的方位,既表明了地位的尊卑,也代表了两帮大臣泾渭分明的立场。

    “诸位爱卿今日不用行礼了!”

    人未至,但赵构兴奋的声音已经在殿内回荡。

    除秦桧二人外,其余众臣闻声皆是疑窦丛生。

    昨日皇上还在因淮水之事,而大发雷霆。

    为何突然之间一扫阴霾?

    还未等众人考虑清楚,赵构已在两名魁梧太监的陪同下,行至龙椅前,缓缓坐下。

    看到众臣因自己的态度而神情紧张,赵构心下喜悦,他享受这种龙威难测的感觉。

    自昨晚从李宅散去后,赵鼎便一直在思考。

    即使将来难以预料,但起码现在要解决淮水的问题。

    朝廷一直拖着不发粮草,南方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恐怕会再次大乱!

    他往左跨一步,手持笏板,高声道:“陛下,淮……”

    赵构抬手打断了他,“赵爱卿所言之事,朕心中已有决断,明日便向淮水发十万石粮草,赈济百姓。”

    右侧群臣先是不敢置信,随即赶忙躬身行礼,齐呼:“陛下圣明!”

    左侧群臣一阵胆寒,赵构竟然妥协了!

    赵鼎喜不自禁,又忙道:“那张宪等人请命,让岳元帅北上主持大局之事,又当如何回复?”

    岳飞!

    赵构强压下心中的怒气,岔开了话题,“诸位爱卿在进殿时,可曾看到丽正门前站着的几个人了?秦爱卿,你来介绍一下,他们是谁?”

    秦桧颔首,前行一步,平静道:“回陛下,此四人乃杨再兴旧部,为首者名陈厌,曾力斩辽东汉军统制韩常、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

    其余大小金将死于其手中的,不计其数,护送三十余万南迁百姓渡过淮水后,便在张宪等人帐中效命。”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陈厌之名,他们早已如雷贯耳,那殿外之人,竟然就是他!

    赵构笑笑,故作疑惑,“既然在张宪等人麾下效命,那此刻应远在淮水,为何来了临安?”

    秦桧躬身道:“回陛下,陈将军乃千古难寻的忠义之士。他因亲眼见到万俟大人遭到张宪等人的严刑逼供,心中愤慨,便脱离军营,特来临安寻求微臣帮助。”

    “什么!”

    赵鼎一众闻言怒不可遏,初闻陈厌之名,他们心中不禁庆幸,大宋又添一员猛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