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金榜题名 (第2/2页)
察,除了当时大殿的表现,还有考官的推荐。 为了获得考官的推荐,很多人就会在考试前拜谒京城中的大儒,然后在殿试之后,让大儒帮自己说几句好话。 当时的周寻殿试并没有考中第一甲,而在二十名开外,虽然能进殿试者至少都会赐同进士出身,但因为书面成绩靠后,无缘官位,于是当时的他在第二次朝考前去拜谒萧十三的父亲萧池,希望他能在殿试的时候帮自己说两句话。 也就是那时候,周寻遇见了萧十三,当时若没有萧十三和萧池,哪来周寻现在的知县之位。 周寻还以为是醉仙楼等人闹事,可看见萧十三后,五年前的一幕幕的画面不断浮现。 “萧,萧,”周寻脸色发白,噗通一声跪下,“草民拜见萧编修。” 这一跪吓坏了所有人,周寻可是姜台县知县,竟然跪一少年,而且还自称草民,要知道编修是正七品,知县也是正七品,两人官职一样,周寻竟然跪同官职人员,且称自己为草民。 “你现在已经是七品县令,不比我当年差,快起来吧。”萧十三拉起周寻,“而且我已经不做官好多年了,叫我萧公子即可,哈哈哈。” “啊!” 周寻大惊,五年前的自己还只是一进京赶考的贡士,无官无职,可那时的萧十三年仅十五,就早已是翰林院编修一职,为了能够谋得一官半职,周寻厚着脸皮上萧府拜谒萧池。 也正是那个时候,白发苍苍的老者遇见意气风发的少年,五十多岁的自己面对十五岁的萧十三,惊为天人,当时的一幕幕周寻终生难忘。 五年前。 白发苍苍的周寻想进入萧府拜谒却被侍卫挡在门外,恰巧抱着书籍要外出办事的萧十三撞见了这一幕。
“你来我萧府做什么?”十五岁的萧十三抱着书籍,仰头问周寻。 “在下周寻,是今天进京赶考的贡士,想拜见萧池萧大人。” “你是今天赶考的贡士?” “是。” “第一轮成绩如何?” “二十开外。” “你这成绩,见不到我父亲。” “你父亲,难,难道,你是当今最小进士,翰林院编修萧十三萧大人?” “正是。” “草民拜见萧编修。” “起来吧,我父亲不会帮你的,但我可以帮你。” “多谢萧大人。” “我不会白帮你,我出一道题考你,如果你答上了,我就让人在殿试的时候为你说好话,如果你答不上来,我就让他们剥夺你同进士出身的身份,你可要试一试?” 意思很明显,你若选择不答,殿试的时候是状元、还是进士、还是同进士身份,全凭你本事。 你若选择答,那么情况还是两种。 答上了,以后保准你做官享福。 答不上,哪怕你在下轮的殿试中中进士,我也会找人弄走你,剥夺你的进士身份。 一边是无缘官位,一边是高官厚禄。 答还是不答? “在下自当全力以赴。”周寻咬牙,沉声说道。 “好,我的考题很简单,那便是对对联。” “上联我出给你,下联你来对,听好了,我的上联是:辞庚子难忘闻鸡起舞。” 庚子是庚子年,刚好也是去年,大致意思是哪怕年已过,但也不要忘记闻鸡起舞,想要对出下联,那必须要在年和闻鸡起舞上做文章。 白发苍苍的周寻挠头思索了许久,断断续续说道:“下联:迎,迎辛丑,仍需刺股悬梁。” “萧大人,不知可不可以?” 十五岁的萧十三抱着书,仰头道:“还算可以,你回去吧,殿试的事,包在我身上。” 因为不放心萧十三,当时的周寻还半信半疑。 可后来殿试面试的时候,竟然是当朝宰相萧怀之,也就是萧十三的爷爷,出面帮自己说话。 也正因为这个巧合,后来才有了周寻殿试被举荐,后续做了姜台县知县之事。 一幕幕画面出现,没有萧十三和萧怀之,也就没有现在的自己,真是一世一轮回。 “萧,萧大,”周寻顿了一下,怯声问道:“公子,当年的那幅对联你还记得吗?” “哈哈,当然还记得,当时我的上联是:辞庚子难忘闻鸡起舞,你的下联是:迎辛丑仍需刺股悬梁,对句工整,对意上下一致,对的很好。” “公子,那幅对联现在还没有横批。” “好,我今天就补上横批,来人,拿笔和纸来。” 一府兵匆匆回府邸拿笔墨纸砚。 片刻,笔墨纸砚到,萧十三提笔,“辞庚子难忘闻鸡起舞,迎辛丑仍需刺股悬梁。” “横批:金榜题名。” 周寻轻声念道,金榜题名,金榜题名,一行泪水缓缓从眼角流下,原来从一开始,萧十三就希望自己能够金榜题名,当时的自己年过半百,现在更是一甲子余,那么多年了,此刻才明白公子的用意。 当即噗通跪下,嚎啕大哭起来,“多谢公子。” 官府前,长街上,周寻的呜咽响遍整个县城。 从此,在姜台县中,再也没有人敢为难醉仙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