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饮_不得凡尘(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得凡尘(上) (第2/2页)

淡道。

    萧衍怕给老者惹上是非,急忙摆手说道,“我只说了教我赌局的师父姓马,至于他名什么,在哪我都一概没说..”

    “造化造化,罢了,既然他识出你与我相识。”说着说着老者抿了口茶,苦笑道“小衍子,我有一段旧事,你可想听?”

    “旧事?”萧衍越来越好奇,心知这怪客与马叔定然有些渊源,当下坐在木凳上,盘起腿来,老实答道,“莫不是江湖中的故事?和那怪客有关?”

    “江湖中的故事?”马老扶须大笑,深叹一气,“你平日里听那白老头说书打趣,有没有听过这天下五大绝世高人?”

    “自然听过。”萧衍点头道。

    “伤你的怪人,便是这五大绝世高手之一南柯堂的广凉师,吐谷浑的慕容氏后人。”马老望着窗外月色,语气变得平缓起来。

    “广凉师?!”这一说不得了,萧衍听了这话却顷刻炸了锅,“这...这...那..那...竟然是那五大绝世高手之一....”言罢,汗颜不已,提心吊胆的问道,“马叔,莫非他与你有仇?”

    “仇?若说是仇,只怕大过天,若只不过陈前旧事。”马叔苦涩一笑,这才开始诉说他那老旧的江湖故事,“数十年前隋炀亡,天下大乱,纷争不断,一时贼寇四起,诸侯割据。自然江湖中也是如此,料想当年,中原武林有着三大门派,秦州青山派,百年古禅寺,归峡不得道。而你马叔我,便是不得道门的大弟子,道号晋风。”

    萧衍听到这里,不免目瞪口呆,大吃一惊,心说自己憧憬的江湖门派趋势,武林高手绝技,既然就在眼前,还是自己的养叔父,“那...那你怎么..那不得道门怎么?”

    “不得道门是道家的千古大派,道门起自覃昭子真人,与青山派、古禅寺鼎力中原。千百年前,道家祖师李耳真人西出函谷关成了大道,临别之际,他对众徒说道:吾之西去,大道所成,逍遥世间,自得其乐。汝仕途红尘中人不可学亦不可不学。之后十年有余,老子小徒覃昭子参透道法,不以得道成尊为止,反逆其章法而行之,创立不得道门。可是,传到家师琅琊子这一代,却是落得个山门被灭的下场...”

    “山门被灭?”萧衍一惊,赶忙问道,“却是为何?是那怪人广凉师?”

    “是也不是。”忽然一人声从门外传来。

    “荀先生?”马叔闻声而起,门外站着一位约七尺高的黑影,待进屋才见此人清秀通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危重。

    “马老,今儿个你怎的有心思说师门旧事?”荀先生落座,捧起一碗热茶。

    “是小衍子机缘巧合,撞见了那广凉师,正巧这怪人还在寻我。”马晋风扶须笑道。

    “哦?!”荀先生来了兴趣,转头对着萧衍道,“小衍子的造化有趣,既然如此你可想知道,你叔父的不得道门如何被灭?”

    萧衍好奇点头。

    “二十年前,不得道门七十三口人命,除了他马晋风活了下来,无一幸免。”荀先生饮了口茶,说道,“接着你马叔的话说,隋炀之后,大唐开国,这唐朝皇帝平定天下后,生怕民心难定,江湖不平,于是设大同国策,灭江湖,统招安,顺者昌逆者亡,天下禁武,唯朝廷可为。”

    “所以这不得道门是朝廷灭的?”萧衍愤愤不平,心里有些怒意。

    “听我言完,再论因果。”荀先生笑道,“便是因为朝廷招安禁武,逼走了不得道门弟子大半,留下来七十多人也是暗地里勾结朝廷,除了帮达官贵人炼丹求仙,便是给朝廷卖命。只有掌门琅琊子算得上忠义两全,颇受武林称颂。”

    萧衍双目几转,猜测起来,“既然归了朝廷,为何又被剿灭?”

    “这二十年前,广凉师以论道为由,闯入了不得道门,破了掌门琅琊子的玉虚两仪功,杀了道门七十三条人命。”荀先生笑道,“广凉师便是个怪人,从小便精通道家珍藏,又在先天石碑上学了绝世武学,于是游历江湖九州,以论道断存灭,凡是不过他法眼道家门派,大大小小百十余都被他抹了去。”

    “这!”萧衍闻言一惊,不禁背脊发凉,心头颤动,原来马叔所言的自己在鬼门关上走了一着所言不虚,下午那时抓他逼问的怪人竟是那屠戮道门的杀人魔头。

    “造化弄人。”马晋风苦笑摇头。

    “马叔...”萧衍听到这里,终是心头一凉,悔恨不已,自己被逼无奈说出了马晋风的名讳,怕是给二十年前的血案惹下了大麻烦,这广凉师分明就是冲着自己叔父马晋风而来。萧衍虽然胆小怕事,可心存恩念,此刻赶忙立起身来,战战兢兢的结巴道“这...这...这仇家都是我萧衍惹得...马叔本来藏在这赌坊安然无恙...我...一人做事...一人...”

    “你当?”荀先生扶须长笑,意味深长的看了眼马晋风,后者欣慰点了点头。

    “也算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儿,纵然胆子小了点。”马晋风笑道,“萧衍,这是我马某人自己的造化,你...”

    “我?”萧衍不解问道,“我怎?”话音未落忽然眼前一黑,背后一道酥麻的劲力侵入,自己顿时失了知觉。

    “马老,看来你道门后继有人啊。”荀先生看着熟睡的萧衍,叹道,“但是明天那一劫只怕在所难免。”

    “小衍子心性善良,这广凉师二十年前绕我不死,二十年之约,明日即到,又怎是他无意说出我的名讳惹来,真是个有趣的孩子。”马晋风点头称道。

    “二十年前广凉师饶你一命,约你明日再论未完之道,你可有准备?”荀先生问道。

    “广凉师自然是问道,只怕他吐谷浑的皇子想要的是我道门珍宝《玉虚真经》。”马晋风无奈摇头。

    “江湖传言《玉虚真经》可助人修道成仙,世人自然趋之若鹜,皇家亦是如此。”荀先生笑道。

    此言一落,屋内再无动静,那荀先生缓缓出了后院,只留这叔侄二人对着皎洁的月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