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入朝 (第1/3页)
暖阁内,葛成背着手走到木雕屏风前,孟欢跟在身后观察着葛成的脸色,见葛成神色严肃,眉头轻皱的从屏风上拿下一把佩刀并缓缓拔出,心知葛成内心思绪定是难平。对于这把佩刀当中的故事孟欢多少有些了解的,葛氏先祖还是主簿时,时任军府都督便看出其有三公之相,便将自己佩刀赐予葛氏先祖。葛氏繁衍至今,此刀一直流传,但通常传给族中领袖,到今便传至葛成手中,作为葛氏当今首屈一指的人物,葛成一直为家族利益奋斗至今,如今镇抚江汉、平定巴蜀,赫赫功绩也算对得起这把佩刀了。 “主公,可是为今日之事所困?”孟欢看着葛成愁眉苦作的模样,便是试探着问。 “哎。”葛成收回佩刀长声一叹,“倒也不是,只是世盛、黄瑛言皆有礼,令吾难做决断。” “原来如此,其实主公倒也不必困惑如此,葛将军与当今天子本就交往甚密,去年天子为谯王时,还派世子带着御医到江陵去给葛将军医病,所以葛将军维护朝廷也是自然之事。” 孟欢这番话倒也两不得罪,只是葛成皱眉转身,淡声询问:“对了,你不说我倒是忘了,世盛的病有那么严重?” “也不妨,听葛将军自己说,只是往年旧疾而已。” “那就好。” 孟欢见葛成担忧减去,还是察言观色的瞄了一下葛成的神态,随即便是装作忧虑道:“只是郑公、黄瑛还有谯斌所忧,主公不可不思啊!” 葛成闻言之后立即眸色变沉,握着佩刀的手也不禁颤了一下,随即故作平静的叹道:“吾为国家之计,定江汉、平巴蜀,可最后还是免不了被猜忌。” “主公自然对国家有不世之功,可是要免功高震主之祸,还需早日筹谋。” “筹谋什么?” “静观其变。” 葛成闻言后将佩刀轻轻放回屏风上,面色严肃的走到孟欢身前,“孟欢,你跟我多久了?” “回主公,自世祖皇帝之世便跟随主公南征北讨,如今已有十余载。” “嗯!”葛成满意的点了点头,“那你也应该清楚,你我主臣十年,你是我最为信任的人,就如世盛都恐不及,如今形势至此,就算吾尽忠王室,天子也会视我为庆父之徒。” “君子不怙乱,不为祸先,主公,我们绝对不能成为先动手的那一个。” “那依你所见。” “依属下所见,不如就依葛将军,如果天子真的视南府为比慕容更重之患,那我们不妨忍让到底。” “让?如今还能让否?” “主公可还记得,武威三年主公平定湘州徙民起义后,当今天子曾希望让宗室的吴王陈弢为湘州刺史,不过被主公以湘州刚定,当以州中宿望为之,所主公任命了黄瑛为湘州刺史。” “嗯,没错,当时还有不少虚谈之辈指责南府无主臣之分。” “所以属下想,不如就把湘州和梁州的刺史之位让出来,已做竭诚奉国之姿,这样可使朝廷有志之士声援南府,也可以免杨褒等小人讽南府有功高震主之心。” 孟欢言落,葛成便是负手开始踱步,面色沉重的他自然知晓孟欢此计是把双刃剑,若是把湘州、梁州之地让出,自己所在的江陵就会有鱼rou之危,但此事若不对朝廷做出让步,自己难免陷入众矢之地。 “主公,属下知当中之危,但以南府之强,让出的只不过是两个虚职而已,所以还需早作决断。” 孟欢见葛成一时难以决断,便又加重了劝谏的语气,而葛成听后,则在心中自语道:“但以南府之强,让出的不过是两个虚职而已。”随即他停在屏风前,在轻轻拂过佩刀之后,便是做出了决断,并一副临大事而不形于色的轻描淡写道:“就依你的意思让李续拟一封上书,然后去给世盛送去。” “是,属下告辞。”孟欢领命而去,而葛成依旧轻抚着佩刀,此刻的他虽面不改色,可是也清楚,一当做出此决断,不论如何,他与下游朝廷的明争暗斗就已然开始了。 入夜,江陵城北的征西大将军葛奕军中似乎迎来了难得的清净,除了营外往来巡逻士卒的脚步声之外再无其他。 主帐内葛奕召来了长史徐谌和邓允以及胡纶等几名属官,葛奕起身巡视了几人一番之后,便是叹声而道:“大司马今日命我负责往朝廷报巴蜀之捷之功,原本是应该我去的,但今慕容在北动静不明,所我已委让江州刺史钱会替我前往秣陵,但我会挑选两名属官同去,毕竟大司马的表文在我这里。”随即葛奕便是盯着徐谌和邓允凝神闭眼道:“徐谌、邓允,你们就辛苦一趟,往秣陵走一遭吧!” 正当邓允有些迟疑之时,徐谌早已俯首遵命,邓允也略显仓促的领命,心中的疑惑也只能在出了营帐之后与胡纶讲明了。 腊月初一,江左进入暮冬之月,随着南府报捷的使者即将到达秣陵,往日商定好的北伐大计亦是终止。 对于终止琅玡王北伐,朝廷只是官方声明解释冬季运漕不通,北伐所需的军资粮草难以及时抵达前线,遂是拖延。但在坊间所流传最广的,无疑不是南府之军已完全平定巴蜀,大司马葛成的精兵也已从巴蜀回师,更是随着南府使者将至,朝廷甚至有意让琅玡王陈冲回师广陵,种种传言也都证实了如今江左上游与下游的紧张对峙。 淮月楼内,当今朝廷的三名大臣在朝会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