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千古贤后也爱财 (第1/3页)
不一会儿,杨氏就带着人端了热腾腾的面上来,一人面前放了一碗,一大碗精心去了腥膻的羊rou汤煮出来的面,上面堆着厚厚一层用羊rou炒出来的rou酱,再洒上一把切的细细的葱花,浓郁的香气直冲鼻腔。 李世民接过长孙皇后递过来的面,不客气的大口吃了起来,正值壮年的李世民食量不,不一会儿,满满一大碗面就进了肚子,端着碗连着汤一起喝进肚子,意犹未尽的打了一个饱嗝,笑着道: “确实美味,观音婢,你可学会了?” 长孙皇后笑着道: “陛下,这面不难,难的是这汤,臣妾记了方子,回去多试几次总能做出来的!” 李世民点点头,见王宁也吃完了,才笑着道: “面也吃了,正好去看看王宁是怎么在冬种出来菜来的!” 王宁笑着道: “陛下,请!” 王宁在前面领路,李世民、长孙皇后、李丽质跟在后面,没走几步到了宅子后面,虽然空还飘着雪花,但当一行人穿过大棚外面的围墙,四座晶莹剔透的大棚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不管是李世民还是长孙皇后都不由自主的张大了嘴巴,呆呆的看着面前完全由玻璃和铁条建成的大棚。 看着铁条上用木条固定的一块块玻璃,长孙皇后一脸沉重的道: “这也太奢靡了一点,王宁,光是这些琉璃,至少要花费几万贯吧?为了一点绿菜,何至于此?” 见李世民同样目光不善的盯着自己,王宁连忙解释道: “陛下,娘娘,这个玻璃就是用沙子烧出来的,为了弄出这些平整的玻璃,确实花费不少功夫,但真没花多少钱,算上匠饶工钱最多也不过几百贯,臣一会儿带陛下和娘娘去玻璃工坊看看便知,倒是这些铁条花了不少钱,但这四个大棚建成花费也不超过二千贯!” 比起冬能种出绿菜,二千贯倒真不算太贵,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脸色又变得和煦起来。 走进大棚,看着地面上一排排新移栽的菘菜,还有正在开花的黄瓜、紫瓜,中间一排架子的木箱里装着已经割过一茬的韭菜、胡葱,李世民只觉得眼睛有些不够用。 温汤监他也是去看过的,和这个大棚比起来,温汤监就像是一个笑话,温汤监的官员还把种植绿材技术当成宝贝死死捂着。 而更让他不解的是,在大棚逛着的时候,王宁还拿着一个刷子不断的在一朵朵黄瓜、紫瓜的花朵中轻轻的刷两下。 李世民疑惑的问道: “王宁你这又是做什么?” 王宁笑着道: “陛下,这黄瓜和紫瓜的花虽然都是一根枝蔓上开出来,但其实也是分雌雄的,种在外面会有风、蜜蜂等帮它进行结合,咱们种在大棚里,没有风,也没有昆虫,所以需要用刷子帮它们结合,这花才能结果!” 第一次听到关于开花结果如此新鲜的解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不自觉就信了,因为温汤监种的黄瓜、紫瓜就是只开花不结果。 四个大棚逛完,李世民笑着道: “你这本事也是跟你师傅学的?” 王宁愣了一下,摇摇头,道: “陛下,这些道理虽然很深奥,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平时不会去深究其中的道理,臣自喜欢琢磨这些,只是以前家里穷,建不了工坊,也没有那么多匠人帮助,无法去研究而已。 臣一个人精力有限,所以才想建格物研究院、建书院,等书院建好了,臣打算专门弄个生物学院,招一些喜欢研究这些的学生,不仅要研究冬种菜,还要研究肥料,不一定能让大唐的粮食蔬菜增产一些!” 李世民拍拍他的肩膀,笑着道: “难得你有这样的心,朕就不计较你不给朕送材事情了!走,带朕去看看玻璃工坊!” 王宁便又带着几人去了玻璃工坊,宫中的禁卫早已把工坊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知道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要来看他们烧玻璃,还瘸着腿的老刘杵着拐杖带着人在门口迎接。 李世民好奇的打量着烧玻璃的炉子,看着炉子外经过严格筛选的沙子,好奇的问道: “玻璃就是用这种沙子烧出来的?” 眼见老刘话都不敢,王宁只能道: “陛下,娘娘,就是这种沙子,还要加些其他东西,老刘他们试了很多次,才烧出臣用来造大棚的玻璃,还顺便做了玩意出来!” 着转头对老刘和二徒弟道: “把伱们做的东西拿出来给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