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小国公_第一百四十一章 初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初冬 (第2/2页)

一声,便往家里走去,在家门口路上遇到王铁柱和王铁栓,王铁柱疑惑的问道:

    “二郎你干嘛去,不种菜了?”

    王宁笑着道:

    “爹,您和二叔去种菜,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回家里画了一堆图纸,有带烟囱的炉子,有蜂窝煤的图纸和做蜂窝煤的模子图纸,画好后让石林送去冶铁工坊,让他们抓紧做好送过来。

    半个时辰后,石林带着两个匠人回到家里,王宁带着两个匠人先去了后院王铁柱夫妇住的卧房里,和杨氏解释了一番,便在杨氏将信将疑的目光中指挥两个匠人砌暖炕。

    之前大棚的地龙就是这两个匠人弄的,暖炕的做法和地龙差不多,做起来很快,仅仅花了半,一个崭新的暖炕便弄好了。

    接下来,不仅是王宁的卧房,连十二、七娘的卧房,王宁都让匠人们砌上暖炕,下人住的院子也全部砌上暖炕。

    当一个巨大的铁炉子搬进屋子里后,屋子里的温度已经和春秋时节没有多大区别,而且由于烟囱的存在,虽然屋子里放着一个烧煤的炉子,却没有任何烧煤产生的刺鼻味道,晚上也不用担心中了碳毒。

    杨氏对这样的炉子简直喜欢得不得了,如今距离李氏临盆的日子越来越近,行动越来越不便,照顾李氏的事情她几乎不让丫鬟插手,如今一大个炉子放在屋子里,不用裹一层又一层的夹袄、皮裘,真是方便了很多。

    而且杨氏是个热心的人,家里有了这么好的东西,又不是什么不能传出去的宝贝,杨氏便找到王宁,让他嘱咐匠人多打几套这样的炉子,让在家里干活的厨娘等人带回去,还把蜂窝煤和模子也给他们一份。

    很快,炉子和蜂窝煤便迅速成为李家庄子和每家必备的东西,长安附近并不缺煤矿,家家户户都用得起。

    现在庄户门口中的李家庄子其实已经不再把王家和王家以西的地方包含进去,因为随着格物研究院建成后,王家和王家以西的住户比之前的李家庄子还要多,特别是后面安置在王家以西的流民,如今都是王家的佃户,他们已经慢慢把自己住的地方叫王家庄子。

    王宁没管这些,格物研究院基本完工,工人已经开始转到李家庄子北面,开始平整书院的地基。

    冬日一到,周边庄子又不少人都来工地找活干,李承乾答应的粮食也陆陆续续送了过来,只要有人来都要,如今工地上有三千人在干活。

    冶铁工坊的匠人被李世民调走了一大半,不过一个高炉的产量已经能供应书院的建造,而且冶铁工坊是研究院,不是工厂,王宁让他们一边炼铁一边研究新的配方和高炉,书院除了图书馆是六层,其他的基本都是四层的楼房,再烂铁的都可以用。

    时间就在忙碌中慢慢过去,气越来越冷,近日又下了一场大雪,在地面上堆了半尺厚。黄昏的时候,在工地呆了一的王宁回到家,洗洗手跑到后院吃饭,竟然在桌子上看到了两道绿菜,一大碗绿菘菜豆腐汤,一盘芹菜羊rou,看着就有食欲,特别是青绿的菘菜配上白嫩的豆腐,让人食欲大开!

    “爹,菘菜和芹菜都可以吃了?”

    王铁柱点点头,道:

    “用伱的那个沤肥栽的,长的很快,对了,你看要不要给程公爷、亲家他们送点,种了那么多,咱们也吃不完!”

    王宁点点头,笑着道:

    “当然要送,把炉子、菘菜都给他们送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