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绝非意外 (第2/2页)
为举人的李信,是可以给朝廷写去信函的,不过这样的信函,任何人都不会在意,十有**被当作废纸扔到一边去了,至于亲自到京城去诉,那更是笑话了,到了京城之后,李信见不到任何的官员,纯属自找无趣。 李信讪讪的离开了县衙,他不可能驳斥县令大人,人家是按照上面的要求做事情的,再朝廷的敕书和皇上的旨意,下面的官吏肯定要执行,若是不执行,那就要遭遇到弹劾。 没有办法的李信,咬牙拿出来三百石粮食,赈济那些家里已经没有了粮食的百姓。 三百石的粮食,对于一家来,已经是很多粮食了,可是对于杞县的老百姓来,这粮食实在是不算什么了,不足以救济百姓,反而会引发杞县士大夫更大的嫉恨。 李信大概是想不到这一,他扶危济贫乐善好施的性格一旦被激发出来,做事情就不管其他士大夫的感受了。 杞县县令宋枫万万想不到,据传闻盘踞在河南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等流寇没有发动作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子却鼓动老百姓造反了,而且声势还颇为浩大。 这个女子就是红娘子。 红娘子是杂耍艺人,论身份属于最低的,属于典型的三教九流之列,正是因为身份低微,故而在卖艺的过程之中,遭受到很多的欺凌,这也造就了红娘子不屈的性格。红娘子在信阳鸡公山起义,很短时间之内,就得到了大量杂耍艺人和老百姓的呼应,其队伍如同滚雪球一样,人数越来越多。 更加令人吃惊的是,红娘子年龄不大,据不足二十岁,且尚未婚娶,这等年龄的女子,本应该是嫁人生孩的,却想到了造反。 恐怕正是这样的原因,让各级的官府,不是很重视红娘子的造反,一个尚未婚娶的女子,而且属于三教九流,能够闹出多大的阵势来。
信阳本属于汝宁府管辖,距离开封府还是有一定路程的,没有人想到红娘子在信阳造反之后,会带领队伍直接进入开封府,而且率先对杞县发动了进攻。 这是宋枫万万想不到的,也是猝不及防的。 好在红娘子麾下的军士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对于攻城拔寨这样的战斗,很是陌生,尽管宋枫猝不及防,防御方面很是生疏,但红娘子也没有能够抓住机会,一举攻下县城,持续一天多的战斗,眼看着不能够拿下县城,红娘子率领大军撤离了杞县。 事情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可惜远没有那么简单。 红娘子撤离杞县之后,马上有人到官府告密,是杞县举人李信与红娘子之间有联系。 原来红娘子攻打杞县县城的时候,李信到乡下的祖宅去看看,正好遇见了红娘子,也不知道两人有什么样的交谈,但红娘子居然没有侵犯李信的祖宅,而且还有人看见李信与红娘子一起散步走路,脸上都是带着笑容,红娘子对李信很是尊重。 这还了得,李信身为举人,有功名在身,见到红娘子这样的流寇,应该是大义凛然的斥责的,居然和流寇沆脏一气,这岂不是谋逆吗。 宋枫马上将李信关押到大牢里面,而且亲自审讯。 李信没有否定与红娘子之间的交谈,不过他是出于关心百姓的意思,告诫红娘子不可随意的sao扰百姓,至于红娘子后来攻打县城的事情,他是完全不知晓的。 宋枫岂能相信李信所言,本来红娘子进攻杞县县城,作为县令就要找出红娘子为什么会进攻的理由来,这个时候正好李信勾结红娘子,里应外合,作为县令,宋枫能够抵御流寇的进攻,那是立下很大功劳的。 李信马上被定罪,革去一切的功名,流放三千里,奏折上报到上面,等候最终的结果。 李信被关进大牢的消息,很快传开,毕竟在杞县,李信的名气太大了,撤出杞县的红娘子,也知道了此事,迅速率领大军,再次攻打杞县县城。 这一次,红娘子攻破了杞县县城,从大牢里面救出了李信。 杞县县令宋枫已经趁乱逃脱,到开封府去告状了。 事已至此,李信无法辩解了,他索性加入到红娘子的队伍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首领,而且因为李信的加入,杞县很多的老百姓,也跟着进入到义军之中,让义军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李信改名为李岩,开始了打击豪绅为百姓谋生路的历程。(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