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争论和辩驳 (第2/2页)
甚至比孔有德等人还要可恶,皇上应该将两人直接拿下斩首了。 张凤翼的脸色已经变得非常难看,他万万想不到,刘宗周和唐世济等人,居然当着他的面,就出了这么恶毒的话语。 众人弹劾的过程之中,皇上一直都没有开口话。 一个时辰过去,该出面弹劾的人,基本都了。 张凤翼可以自己辩解,但他的辩解,在这个时候显得很是苍白。 这个时候,温体仁出面了,慢慢的开口了。 “皇上,臣听了刚才诸位大人之弹劾,对于诸位大人之见解,臣不敢苟同。” 温体仁出来这句话,乾清宫里面的气氛瞬间出现改变,要知道温体仁是内阁首辅,按照道理来,应该是在最后面开口话的,至少也要等到其他的反驳意见出来之后再行开口话的,可温体仁直接开口了,这里面就意味深长了。 “臣记得《淮南子》之中有一句话,临渊慕鱼,不如归家结网,这是在告诫读书人,做任何的事情,都要身体力行,不要站在一边抱怨,更不要埋怨其他人做的不好。” 温体仁到这句话的时候,刘宗周等人的脸红了,他们知道温体仁是什么意思。 果然,温体仁接着往下了。 “十万后金鞑子侵袭京畿之地,张大人运筹帷幄,郑大人身体力行,斩杀后金鞑子一万八千余人,让后金鞑子仓皇而逃,至于处置阿巴泰以及后金鞑子俘虏一事,臣就更加不明白了,难道一定要斩杀阿巴泰和三千多后金鞑子的俘虏吗。”
“看看后金皇太极是如何对待投降之人的,孔有德等人被封为王,臣知道这是皇太极用心险恶,想着让我大明更多的官吏投降,可皇太极至少还知道用一些手段,笼络他人之心,可朝廷之中有些大人是如何建议的呢,斩杀所有后金鞑子的俘虏,两相对比,臣以为提出这等不着边际之建议之人,才是真正用心险恶的,这些人就是想着置皇上于不仁不义之境地。” “张大人和郑大人实实在在赶走了后金鞑子,代表朝廷与后金鞑子谈判,换回了被后金鞑子劫掠的我京畿之地的百姓,得到了千万两的白银,这等实实在在的功劳,居然被有些人成是jianian细和叛贼,臣实在不明白,当初后金鞑子侵袭京畿之地的时候,这些大人究竟在干什么,是不是拿起了刀枪和后金鞑子拼命去了,如今站在这里大言不惭,不感觉到羞愧吗。” 。。。 温体仁出这些话的时候,四周非常的安静,只要不是傻子,就能够听出来,温体仁话的语气,实际上是代表皇上的,这应该是皇上的意见,否则温体仁绝不会以这样的态势来反驳弹劾的意见的。 温体仁话打的过程之中,皇上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的笑容。 温体仁完之后,刘宗周再次开口了。 “皇上,温大人之话语,臣不敢苟同,此皆是强词夺理,臣以为皇上身边,乃是人进而君子退,文大人之言,乃是人之言。。。” 刘宗周这句话出来之后,四周死一般的寂静,谁都明白温体仁是代表皇上出来意见的,可是刘宗周却斥责温体仁是人,这不是直接攻击皇上吗。 刘宗周还没有完,皇上的脸色就变化了。 “刘爱卿,朕不明白,难道只允许你弹劾他人,就不允许他人辩白吗,难道朕一定要听你所言,才算是圣君吗,朕倒是想问问你,后金鞑子在京畿之地侵袭的时候,刘爱卿在做什么,其余提出弹劾奏折的爱卿在做什么,京城被后金鞑子围攻的时候,你们都在做什么,朕真的很好奇了,朝廷之中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声音,凡是为朕分忧为我大明效忠之人,都要遭遇到你们的弹劾和诘问,似乎这些人都是朕身边的人,某些夸夸其谈的人,才是所谓的清流。。。” 刘宗周的脸色已经变得苍白,身体也在微微颤抖了。 不仅仅是他,唐世济等人的脸色也变了。 温体仁等人的脸上,出现了颇为舒心的笑容。 张凤翼更是高兴,他已经明白了一切。 皇上完之后,不再听众人的辩驳和争论,起身离开了。 这么多年了,早朝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刘宗周等人瞬间成为众矢之的,皇上的结论可不一般,夸夸其谈,所谓的清流,其实就是将刘宗周等人定性为人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