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九章 纷至沓来 (第1/2页)
(感谢悠然蚊子老陈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瑜伽山人天下纵横有我的打赏,谢谢了。W) 六月十五,辰时。文震孟的灵柩回到了苏州。 六年时间过去,郑勋睿再次见到了文谦康,不过看文谦康的神情,好像不是特别的悲伤,这让郑勋睿有了很多的感慨,感情是需要建立的,文震孟这一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沉湎于科举考试,连续参加了十次的会试,对家人缺乏起码的关心,与儿子文谦康之间的感情更是淡漠,后来到朝廷去做官,更是不可能关心家人的。 感情是需要经营的,哪怕是父子之间,无缘无故的爱恨是不存在的。 灵堂早就布置好了,文震孟是苏州的名人,早就有人关注这一切了,当然文家的神奇,不仅仅是文震孟高中状元,更加令人羡慕的是文震孟的孙女婿郑勋睿也是殿试状元,这就让文家更加的不同了。 相关的布置事宜很快铺开,这一切重是管家负责,帮忙的人不少。 文震孟的灵柩回到家中,前来吊唁的人开始陆续到来,邻里乡亲的吊唁,大都是文震亨出面,他与周围人熟悉,郑勋睿主要是陪着。 第一个赶来吊唁的官员,是漕运总督江北四府三州巡抚领户部尚书衔的杨一鹏。 杨一鹏的到来,让郑勋睿有些吃惊。 漕运总督府设立在淮安府城,淮安距离苏州六百八十里地,杨一鹏从淮安赶赴苏州,至少需要三天以上的时间,能够在葬礼第一天就赶到苏州府,明杨一鹏早就做好了准备。也是实心实意的前来吊唁文震孟的。 杨一鹏必须要来参加文震孟的葬礼,他和文震孟不是特别熟悉,打交道不多,但是与郑勋睿之间的渊源是不一般的,郑勋睿回到南直隶,杨一鹏就得知了消息。他前来吊唁,主要还是要见到郑勋睿,两人之间有一些事情需要交谈。 郑勋睿是杨一鹏的救命恩人,这一是毋庸置疑的,崇祯八年初,流寇进攻凤阳府城,若不是郑勋睿率领郑家军抗击流寇,打败了流寇并生擒曹cao罗汝才,后果不堪设想。凤阳府城真的失陷,杨一鹏不要想着能够活命,他的家人也注定要受到牵连,这可不是一般的恩情,自那以后,杨一鹏一直想着感谢郑勋睿,也期盼和郑勋睿之间建立起来良好的关系。 郑勋睿和东林党人之间的关系剑拔弩张,杨一鹏也好不到哪里去。作为漕运总督,江北四府三州的巡抚。杨一鹏对东林党人的做法是很有意见的,江北是富庶之地,这里的商贾富得流油,但没有承担任何的赋税,其原因就是这些富商与东林党人紧密联合起来,并且加入到东林党之中。读书人出身的东林党人在朝廷里面,为这些商贾叫屈,不让他们承担任何的赋税,恨不得朝廷倒过来补贴商贾,南方的士大夫就更不用了。与商贾联系紧密,同样相当的富裕,可以商贾和士大夫,已经真正掌控了东林党。 偏偏不是很富裕的百姓,承担了所有的赋税。 感同身受,杨一鹏看透了东林党人的嘴脸,不过身处淮安,这里也算是东林党人的老巢,人家力量强大,他不可能单独与东林党人对抗,所以采取了敷衍的姿态,不得罪也不结交。 这次趁着文震孟丧礼的机会,杨一鹏专程来拜访郑勋睿,意味深长。 郑勋睿同样重视杨一鹏的来访,穿越之后,他改变了部分的历史,至少漕运总督杨一鹏活下来了,若不是郑家军打败流寇保住了凤阳府城,让凤阳中都没有遭受流寇的蹂躏,那结局就完全不一样,杨一鹏早就被斩首弃市。 杨一鹏为什么专程来吊唁文震孟,与他郑勋睿想着交谈一些什么,这都是郑勋睿思考的问题,也是需要在和杨一鹏交谈的时候,特别注意的问题。 杨一鹏拜祭文震孟之后,郑勋睿带着他来到了书房。 两人在书房交谈了一个时辰的时间。 外面接待客人的事情,都是文震亨在负责,文震亨没有打扰郑勋睿,甚至在交谈结束之后,也没有询问。 杨一鹏吃饭之后就离开了,郑勋睿没有挽留。 杨一鹏离开之后,郑勋睿依旧忙碌,需要接待诸多前来吊唁的客人,不过他时常陷入到沉思的状态之中。 应该在文震孟葬礼的时候,郑勋睿能够和杨一鹏交谈一个时辰的时间,这是非常难得的,也是引发众人注意的事情。 第二个来吊唁的官员,是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 杨一鹏和范景文前来吊唁,让文家的客人大为吃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