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授官 (第1/2页)
三月二十一日,所有新科进士来到吏部,接下来就是授官仪式,授官仪式结束之后,历时三年的科举考试,所有的仪式全部都结束。 吏部授官的规矩是明确的,授官的仪式在乾清宫举行,一般都是等到早朝结束之后,皇上根据礼部拟好的敕书,宣布对新科进士授官,能够被授官和进入到乾清宫的,只有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状元被授予翰林修撰,榜眼和探花被授予翰林编修,至于说其余的二甲和三甲进士,纯粹是陪太子读书,跟着来到乾清宫,不能够进入到宫殿之内,在外面等候,等到一甲头三名进士被授官之后,跟着下跪行礼,叩谢皇上隆恩之后,就退出紫禁城了。 当然二甲进士授官也是很快的,多半被授予翰林庶吉士,时间最多推迟四到五日的时间,三甲的进士,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若是能够很好的结交到恩师,也有可能成为翰林院庶吉士,或者是留在京城,进入六部都察院等地方,成为八品的官员,关系不好的,多半都是外派,到地方去,那就要等候吏部授官,这个时间说不准,或许一个月左右。 郑勋睿等人跟随吏部官员来到乾清门,吏部官员通报守在外面的锦衣卫之后,带着众人走过了乾清门。 所有人都在乾清宫外面等候,此时早朝已经结束了。 一刻钟之后,一名太监站到了宫门外面,大声呼喊了。 “宣新科进士郑勋睿陈于泰杨廷枢觐见。。。” 听到声音的郑勋睿等三人,诸多进士的注视之下,连忙朝着乾清宫走去,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官员带着他们,毕竟情况不一样,应该是他们自己决定礼仪的时候了。 进入到乾清宫,三人尚未来得及看见坐在御辇之上的皇上,就只能够老老实实的跪下了。 乾清宫之内,只剩下了内阁大臣。 “三位爱卿平身。” 皇上的声音传来的时候,最先起身的还是郑勋睿,动作麻利,不过这个时候动作麻利,可不是什么坏事情,表现出来了年轻活力和精干,须知朝廷之中,年纪大的官员遍地都是,年轻的官员数量不多。 郑勋睿等人刚刚起身,还没有来得及做其他的动作,皇上的声音再次响起。 “敕封郑勋睿为翰林院修撰。” “敕封陈于泰为翰林院编修。” “敕封杨廷枢为翰林院编修。” 三人再次跪下谢恩,授官仪式就此结束,前后不到半刻钟的时间。 仪式就是如此的简单,没有什么奉天承运,更没有什么皇帝诏曰之类的,三句话解决了一切的问题,这是郑勋睿希望看到的情况,说那么多没有用的废话,实在没有必要。 敕书很快到了三人的手上,这个敕书,也就是他们的官符了。 接下来三人就应该要离开乾清宫了,再之后就是到翰林院去报道上班了,翰林院位于东安门和东华门之间,距离紫禁城只有一街之隔,在皇城的范围之内。 “郑爱卿,朕上次询问你的事情,可否记得。” “臣记得,皇上询问臣的婚事。” “嗯,所谓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朕既然知晓你已经定下了婚事,就给你两个月的假期,回去完婚之后,到翰林院当值,陈爱卿和杨爱卿,朕也给你们一个月的假期,让你们回到家乡去,你们离开家很长时间了,应该回去看看,免得家人惦记。” 郑勋睿微微有些感动,想不到皇上想的如此的细致,不过隐隐间,他觉得没有这么简单,其实殿试结束之后,回到家乡去就是所谓的衣锦还乡,一般不需要皇上亲自开口,吏部都会办理好的,给与进士一定的假期,一般都是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旦假期结束,进士就算是卖给帝王家了,几乎没有时间回家,除非是被罢免了官职。 “臣叩谢皇上隆恩。。。” 三个人再次跪下,但这一次不需要三跪九叩了。 因为有了皇上御批的假期,三人不用马上到翰林院点卯当值,不过他们也清楚,首先还是要到翰林院去的,至少需要去报道,将吏部的敕书送达翰林院,如此就表示他们已经是翰林院的官员了。 离开了紫禁城之后,其余的进士纷纷散去了,郑勋睿陈于泰和杨廷枢三人,朝着翰林院的方向走去,地方他们早就知道了,成为殿试一甲的时候,他们就留意了翰林院的地方。 点翰林是非常尊贵的,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