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七章 三辆自行车 (第2/3页)
里给配的,就三辆了。 我家和许大茂,才各一辆!” 易中海双手捏着棋子,脸上没任何表情,“老阎,下棋就下棋,你说那些干啥,庆子家里光景好,那是人家和弟弟meimei共同挣来的,咱们比不起,也别眼红,要怪就怪自家没个有本事的。” 易中海这番话说的很中肯,阎埠贵也知道是这么个理儿。 但就是心里不是滋味。 他儿女又不少,就是没一个能顶的上徐庆兄妹四人。 不过倒是比刘海中的三儿子强点,也就强一点点。 而这,只是阎埠贵自个这么认为的。 此时徐庆一家三口刚出胡同,碰巧遇上了傻柱,傻柱一早去了他meimei雨水那边,看望了一下。 这会儿刚回来,见徐庆带着媳妇儿子上街,就打了声招呼,然后独自朝大院回去。 街上今儿人多,热闹。 周末嘛,街上人哪能少。 即便是天气炎热,但休息一天,谁愿意一直窝在家里呆着。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那是民国以前的大家闺女。 现在可是新时代,街上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甭管是大家闺女还是小家碧玉,或者普通工人阶级家的女孩,都在街上。 小孩子们扎堆玩,在人群里跑来跑去,遇见汽车,躲到墙根跟前,避开后,继续疯玩。 修自行车的铺子,生意好的不得了。 徐庆拉着儿子沿街走,瞧见三家,里面全都挤满了人。 这时候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可不就生意红火。 到了国营商店,里面的人更是拥挤不堪,肩膀挨着肩膀,脑袋挤着脑袋,嘈杂声此起彼伏,老人,小孩,男人,女人,青年学生,一眼望去,想找个落脚的地儿都很难。 小鸿志才六岁多,个头矮,左手拉着徐庆的手,右手拽住自个mama,生怕走丢。 徐庆先进去,然后拉着儿子,带着媳妇,三个人,排成一行,随着人流往前挪动。 刚走没一分钟,小家伙看到有买汽水的,嚷嚷着要喝,徐庆掏出一毛五,买了三瓶,一家三口,便喝着汽水,继续朝买自行车的地方过去。 自行车还是紧俏货,国营商店摆的多,也卖的快。 徐庆站在跟前没三分钟,十辆自行车就被人买走了。 徐庆决定这次买辆女士骑的自行车,让媳妇和meimei骑。 以前国营商店女士车较少,现在76年了,女士自行车,可不比男士的少。 样式也好看,就是载东西没男士自行车能载。 去了中间的横梁,上下车倒是方便不少。 不过最新的车型上,在前头加装了一个筐,算是弥补了没横梁的缺陷。 徐庆让媳妇试了几辆,看看哪辆最好骑。 小家伙闲的无聊,喝完自个的汽水,偷偷把爸妈的汽水也嘬了两口,然后蹲在一旁,用手摇着脚踏子,玩的十分起劲儿。 静红挑了一番,指着左手边的那辆女士凤凰牌自行车道:“庆哥,我觉得这辆不错,就是价格有些贵,比其他的贵三十块。” 徐庆闻言,笑了笑,掏出钱和工券,把媳妇选中的那辆,直接给买下了。 贵一点就贵一点,骑着舒服就成。 这年头,也就是汽车买不了,一来是价格实在太贵,二来,有钱也买不到。 不然,徐庆高低弄一辆。 汽车多好,给一脚油就走,哪用人费力的蹬。 而且跑起来比自行车快多了。 静红见徐庆买了那辆她喜欢的,心里高兴,可脸上非但没表露,还用眼神白了一眼,责怪道: “庆哥,你真是的,贵三十块呢。” 徐庆假装没听见,“不喜欢啊,要不换那辆便宜的?” 马静红哼哼一声,拉起儿子,剜了徐庆一眼,推着自行车就走了,懒的斗嘴。 自行车买了,上牌砸钢印,办车证,这些手续,自然少不了。 等到全都搞定,徐庆让静红带着儿子先回去,他独自骑车,返回国营商店,用身上早都分出来的票,买了二斤猪rou,三十斤白面,二十斤棒子面,三斤韭菜,两斤西红柿,一颗西瓜。 东西买的不少,徐庆找了个大中午没人的地方,用能力一分。 这些就更多了。 自行车后座放的满满当当,车头前边的筐里也塞满了。 一百斤粮食,四斤猪rou,两颗西瓜,六斤韭菜,四斤西红柿。 刚买的自行车,一下承受了一百多斤的重量,这还不算徐庆骑着它。 幸好这年头的自行车,价格贵是贵,但物有所值,质量很好。 徐庆一路骑回大院胡同,一点事没有。 太阳这会儿晒了起来,大院里几乎没啥人。 出门的还没回来,呆在院里的,都躲在自家歇晌午。 中院秦淮茹洗的衣服晾晒着,徐庆经过时,瞧见都快干了。 夏季的好处,好像就这么一点,上午洗的衣服,睡个午觉起来就能穿。 下午四点多钟,爱国和丰铭回来了,徐庆屋门口,由原来的一辆自行车,一下就成了停放三辆。 前院阎埠贵找刚回院里的刘海中有点事,一进后院,瞧见徐庆屋门口,三辆自行车停放的整整齐齐。 忍不住先走到徐庆屋门口,打量一番,探头朝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