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家有三小只_第三百四十三章 采访外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 采访外宾 (第3/3页)

苦读,牢记。

    就跟当初进厂学徒时,一样用心。

    傻柱从上铺跳下,瞧着在他看来就跟鬼画符一样的外语,抽着烟,撇了撇嘴,眉头高皱。

    如果是菜谱,他说不定倒还有点兴趣。

    只是听徐庆说,里面没一个跟菜有关的,顿时转身躺在徐庆的下铺上,两脚把黑布鞋一蹬,腿搭在床沿上,继续他的吞云吐雾。

    他连汉字都认不全,外语自是更没兴趣学。

    马解放和叶爱民倒是站在徐庆身边,一左一右,低头弯腰看了半响,随之默默离开。

    几个国家的语言,尽管徐庆都标注了中文意思,但马解放跟着徐庆说了一两句,感觉舌头直打结,就没了想法。

    叶爱明倒是跟着徐庆一块说的有模有样。

    广东靠海外近。

    再加上那边的人曾有不少在清朝,民国时期留洋,叶爱民英语什么的,自然多多少少听过,也就能说几句。

    严国浩正襟危坐地坐在他自己的铺位上,抽着烟,听见徐庆说印地语时,眉头顿时一拧,眼中杀气弥漫。

    可在定睛看清是徐庆后,猛地回过神儿,沉沉地吐掉嘴里的烟,将刚紧攥起的双手松开,然后起身走出宿舍,去外面透气。

    而当过文书的刘胜海,坐在徐庆身旁,对外语很有兴致,拿出他自个珍藏的一杆钢笔,翻出本子,一边抄写,一边请教道:

    “徐庆同志,这印地语语你会多少,教教我,我这说不定以后能排上大用场。”

    徐庆除了对英语有些了解之外,其余的外语,本来也不怎么会,这不是学校要他采访外宾,没招,只能临阵磨枪。

    徐庆只好现学现卖,把刚从老教授那边学到的那点印地语,全都说给了刘胜海。

    刘胜海如饥似渴,一脸恭敬,认真,时不时问徐庆一些问题,着实难为人。

    徐庆只得把那位学识渊博的印地语老教授推荐给他,让他明天去找。

    刘胜海如获珍宝,脸上露出喜色,不断对徐庆表示感谢,伸手掏出他身上的香烟,很是敬重地给徐庆递了一根,然后同叶爱明,一块跟着徐庆继续学习外语。

    功夫不负有心人,徐庆经过几天的外语学习,迎接外宾当天,采访的异常顺利。

    尤其是在采访前得知,外宾是加大拿来的时,更加胸有成竹。

    这个国家说的是英语和法语。

    徐庆跟加拿大的特鲁多交流时,双语共同提问,可谓是十分流畅。

    令一些在场的大人物,对徐庆这个工农兵学生代表,不禁青眼相待。

    采访结束,大人物更是直接口头表扬徐庆,称赞他这一届的工农兵学生很有出息。

    在场的报刊记者,扭头用照相机对着徐庆猛拍起来,这其中包括工人报刊的三名记者。

    同行的电视台人,更是让摄像师把镜头对准徐庆,拍摄起来。

    当然,陈秀芳表现也出色,和徐庆两人又是工农兵学员代表,站在一块,自然就一同被拍照,拍摄。

    晚间时候,国家电视台,播放了外宾来访的画面,而徐庆和陈秀芳作为工农兵学生代表,采访外宾的画面也出现在了黑白电视机中。

    只不过徐庆不知晓。

    学校没电视机,白天采访结束后,他就和陈秀芳返校了。

    压根不知道自己上电视的消息。

    而这年头,拥有电视机的都是身居高位的人物,寻常普通人哪能看得起电视。

    然后,除了电视外,还有收音机和报纸。

    报纸是隔天才发行,晚上要在印刷厂印制。

    但广播跟电视一样,当天就能播报。

    徐庆家,静红和小姑子俩人做得晚饭,拾掇到前屋,正与爱国和丰铭一块吃。

    小鸿志坐在炕上,端着他的小搪瓷饭,不好好吃饭,望着只出声音的收音机,一脸好奇。

    时不时趁静红不注意,淘气地用筷子头戳着能出声的收音机,想知道里面是不是藏了个小人。

    可就在听见‘徐庆’这两个字后,小家伙耳朵立马竖起来,瞪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用筷子头用力戳着收音机,扭头朝静红喊道:

    “爸爸。”

    马静红刚才和小姑子晓雅,正商量待会用缝纫机,给徐庆做一身衣服,俩人谁都没留神听收音机。

    猛地听见儿子的话,不禁微微蹙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