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家有三小只_第二百八十章 谁让是亲兄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章 谁让是亲兄弟 (第1/3页)

    第281章谁让是亲兄弟

    屋里土炕烧的烫屁股,火炉内煤球红的让炉盖都变了颜色,放在上面的烧水壶,里面的凉水,不消一阵功夫儿就沸腾起来。

    与屋外的冰冷刺骨相比,宛如两个地。

    徐庆坐在炕上,跟弟弟meimei以及媳妇静红,五个人闲聊了一些琐事。

    其实也没什么,三弟过几又要离开,去下乡,年前不会再回来。

    至于年后,啥时候回来,也不准。

    毕竟下乡不跟其他似的,不能走就走,哪怕是请假,也是手续繁多。

    想要进城,更谈何容易。

    而今年,算是徐丰铭头一次进城回家。

    好在这探亲假,国家还是每年会给一次的,再加上,徐庆在三弟丰铭高中刚毕业那会儿,就提前打点好了关系。

    不然,要是徐丰铭被安排去了省外其他地方,屈指可数的几探亲假,他怕是也难以回家来的。

    这是没法子的事情,离家远,路上就把时间花费掉了,哪还能有时间在家呆。

    所以,与全国几十万,乃至上百,上千万的上山.下乡青年相比,徐丰铭在其中,算是幸阅。

    因为他有大哥——徐庆。

    徐丰铭也格外珍惜这回家机会,一年没见哥哥嫂子meimei,一肚子的话,这两个不停。

    当然,徐丰铭并非像傻柱那般碎嘴,不会一个人一直絮叨。

    不过关于他下乡期间,遇到的一些有趣的,有意思的事情,出来后,惹得丫头和徐爱国乐的肚子都疼,眼泪花几乎要笑出来。

    农村的趣事那跟城里的不一样,然而,实际上来,狗屁倒灶的事情,也不少。

    只是那些破烂事,闹心事,徐丰铭才不会,什么邻里之间打架,兄弟反目,搞破鞋...等等,一箩筐,一簸箕都装不完,真要,徐丰铭能个十半月不带重样。

    可那些事,没啥意义,徐丰铭何必去?

    马静红坐在炕上,背靠着被褥,有些忍俊不禁,但不敢大声笑,她有了身孕,要控制情绪。

    徐庆静静听着,没插话,任由三弟手舞足蹈地讲述。

    半响过后,徐庆才道:“丰铭,爷爷跟奶奶身体怎么样?二爸跟三姑,四姑他们还好吗?”

    徐丰铭收敛起嬉皮笑脸道:“爷爷跟奶奶还好,今年爷爷没怎么去地里干活,二爸帮着把地给种了,三姑和四姑他们家日子勉强可以,只是三姑儿子前不久,跟他们村的生产队队长打了一架,差点挨批,好在我跟咱当老支书的五爷爷,向公社里了,算是没让事情闹大。”

    徐庆闻言,点零头。

    亲戚家,徐庆眼下还没能力帮衬,自家的事情没摆平,摆顺,真没精力去帮他们。

    再者,距离太远,不在跟前,就算是能帮上点,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只能往后再了,眼下徐庆关心的事情,暂时只有两点。

    其一,弟弟meimei明年上大学的事情。

    其二,眼下媳妇要生的事儿。

    徐庆马上就要当爸爸了,徐庆心里既激动又忐忑,他不知道这个生命的到来,在这年月里,算是好,还是坏。

    不管怎么,国内物资紧张并没缓解,孩子出生,免不了要跟着受罪一番。

    但情况倒不是完全糟糕,也还好,徐庆现如今,在厂里是二级办事员,工资每个月七十块。

    马静红在文工团的工资也不低,两个人养一个孩子,绰绰有余。

    至于弟弟meimei进大学后的生活费等开销,徐庆也能凑出来。

    好歹赢一分为二’能力,日常花销方面,能省不少钱。

    而国家在这年头,对大学生又极其重视,会发放各种补助。

    加上徐庆手头现有的积蓄,这都不是啥大问题。

    唯一让徐庆顾忌的是,三弟获得进入大学的名额推荐这件事上,怕有差池。

    城里人心杂,乡下自是一样。

    明年又是国家施挟工农兵’上大学的第一个年头,肯定盯的人多。

    徐庆不得不早点想办法。

    但这件事,徐庆暂时没想好告怎么诉三弟和二弟。

    一方面,他们俩人刚工作不久,接触的人,经历的事,都相对比较少,在这件事上,眼下帮不上太多的忙。

    另外一方面,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