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8章 成果如何 (第2/2页)
看起來欣欣向榮,可是這基礎上並不牢固,我們沒有太多出色的本漫畫家,雖然東立出版社舉版辦了漫畫獎,可是台灣漫畫界的薄弱,短時間內並不能完善。』王釋屏說道。 台灣漫畫界,目前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榮景,許多漫畫雜誌成立了,像東立出版社的少年快報、寶島少年,大然的TOP、MAX,這是週刊。月刊式的更多了,什麼巨蛋少年,強棒SD等,這些都是因應台灣漫畫界的612大限,如雨後春筍般林立。 就是修正後的出版法,民國83年6月12日以後,這些非經授權的出版作品一律都不能出版了,在出版就變成盜版。以前盜版,政府不管,因為法律有缺陷。修法之後盜版,就是觸法了。 因此,台灣漫畫出版界為了因應這個政策,一方面跟日本漫畫出版社重新商談版權,一方面則是大力發覺本土人才,成立專屬於台灣的本土漫畫雜誌,不管怎麼說,都比跟日本方面簽約好多了。 只是,台灣本土漫畫界,本來有過一段繁榮期,可是在政府錯誤的政策下,造成本土漫畫家大量減少。導致,目前雖然興起了幾位漫畫家,可是人數太少,造成輕黃不接的情況。 這種情況,其實沒關係,慢慢來就好。可是問題是,現在台灣漫畫業搶人。許多標榜本土漫畫雜誌紛紛成立,像東立就有龍少年、星少女,長鴻有公主漫畫。其他雜誌社也有穿插本土漫畫作品在簽約的日本漫畫中。 『這樣的情況,真的很糟糕。如果台灣本土漫畫加的作品足夠優秀,那麼沒關係,可是問題是,台灣的漫畫家,優秀的作品不世那麼多。很容易給讀者一種錯誤的印象,台灣的漫畫都不好。長久以往,我擔心,這種短視近利的作法,反而會流失本土的讀者。讀者對台灣漫畫不買單,造成出版社不願意出版,連帶造成願意當漫畫家的人才流失。』 『確實阿,這是各大問題。這樣即使我投入大量的心血,培養本土漫畫家,最終也是見不到成效阿。』何育華對此情況,也是覺得很無奈,這種情況,他能怎麼樣?叫那些出版社,你們不要這樣濫出版,要精挑細選嗎?他又不是台灣漫畫界帝王。 台灣本土漫畫市場,本來就不大,加上許多業者的短視,優劣不分,濫竽充數的濫發,長此以往,只會傷害了台灣讀者的心,認為台灣漫畫都很爛,不看台灣漫畫。 傷了出版社的本錢,發行爛漫畫根本沒人買,造成讀者拒絕台灣漫畫,出版社也不太願意出版台灣漫畫,最後導致台灣漫畫界人才的流失。根本是三輸的局面。 『這樣,你有什麼好建議嗎?』何育華懷抱著一絲期望,看著王釋屏,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你總有解決之道吧。 『嗯,像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關鍵其實還是在漫畫家和市場。』說到這裡,王釋屏有點緊張,畢竟很多事情只是她的構想『只要有好得漫畫,其實讀者不會拒絕,不管那一國的。所以只要台灣持續有好得漫畫推出,讀者其實不會刻意拒絕台灣漫畫。』 『而出版社,會拒絕出版台灣漫畫,其實關鍵是市場,讀者對台灣漫畫反應不佳,使得出版社寧可去簽約日本漫畫甚至是韓國漫畫,也不願意簽台灣漫畫。』 『關於漫畫家方面,我們應該持續進行動漫人才培訓,其實,富有創意的很多都是年輕人,天馬行空的想法,讓他們落實在紙面上,年輕人,只要有興趣,苦點累點,也都可以接受。』 『如何讓他們持續下去,關鍵就是市場了。讓那些有想法,有好創意的人,可以持續他們的漫畫家之路,在投入之後,獲得不錯得收穫,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這個行業。』 『那關鍵還是市場了,可是沒有好得漫畫家,我們怎麼去開拓市場。這就跟先有雞或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了。沒有好得作品,開拓不了市場,開拓不了市場,又培養不出優秀的漫畫家。』這樣不是前後矛盾了嗎? 如果,照現在的模式,先簽約日本漫畫來銷售漫畫雜誌,在於其中加入優秀的本土漫畫家作品,也不是不可以,東立就是這樣做的。 可是事實上,東立做了幾十年,范社長嘔心瀝血,台灣也沒能夠培養起足夠的優秀漫畫家。其實,關鍵還是在,這樣世場開拓不起來,能夠培養出來的本土漫畫家,少的可憐。 『其實,關於市場的想法,我是這樣想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