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有子无谋_190、慕玖越战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0、慕玖越战绩 (第2/4页)

也都是杞人忧天。

    宏元帝下令,只是要两拨大军镇守边关而已,据说连要吩咐休养生息准备作战都没吩咐,摆明是要先观望一段时间,看看周边国家地区的反应,再做详细打算也不迟。所以风晚城里聪明点的人,都还是按捺着不动,没跟风;不那么聪明的人,则是已经要举家出城,或往北或往西南,准备去跟风大发战争财了。

    但平民百姓们则还是该干吗就干吗,反正就算真打仗了,那战火也烧不到风晚城来。连最麻烦的海盗都已经被朝廷解决了,他们该出海就出海,该养家就养家,吃饱了撑的才跑去前线发财,是以风晚城还是和以往一样,安宁祥和,并没有像边疆某些城市那样产生动乱。

    整个城市都是祥和的,那自然风晚城里许多人的生活也还是很祥和。

    祥和到没事的时候,去趟茶楼里,点一壶茶,再点一盘花生米,听说书先生在那里说段子,听着听着,一下午的时间,也就过去了,平平淡淡,无风无浪。

    今个儿茶楼里人很多,连说书先生也借着要打仗的风,说起了前段时间的东洋海战,说起了几年之前的巫阳关之战。

    不过因海战是前两个月里才发生的,风晚城里人人都清楚,就连三岁稚儿也晓得海上的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坏蛋都被大将军们给打跑了,茶楼里许多人都是去过码头看战船的。是以说书先生说了段东洋海战后,便是惊堂木一拍,手势一起,说起了距今已然有八年之久的巫阳关之战。

    “却说现如今的朝中大将,能与南阳王相提并论的,也无非就是一个越王。越王其人,冰雪琉璃,半方银面,着实是名不虚传。这几年来,越王虽已不再驻守巫阳关,连出征平定动乱都无,但巫阳关北边的达喇,却还是记着,八年前,那一场打了整整三年的战争,是多么的让达喇人心生畏惧,不堪回首……”

    说起巫阳关之战,那不少人其实还都是知道的。

    八年之前的冬天,越王少年领军出征,北往巫阳关,巧过黑水河,以破釜沉舟之态,在达喇的大草原上杀了个痛快,这才退回巫阳关,镇守大周北方疆土,未曾让达喇占据一城半池。

    此后,再进达喇,再杀痛快,整整三个春秋,越王之名,委实是被达喇人的无尽鲜血给染红,便连那一条黑水河,据说那三年时间里,也一直都是呈现着赤红的颜色,尽是被血染遍,不曾褪色。

    只等此番战事过后,两次杀进大草原,两次都是功成身退,达喇终于是被打怕了,越王觉得也巫阳关这里再用不着他来亲自驻守,这便班师回朝,从此远离巫阳关,开始在京城里当个人眼中闲散慵懒的殿下,而那一条黑水河,也终是在他离开了后,慢慢恢复了以往正常的颜色。

    “……越王到得巫阳关那日,正是北方最冷的时候。朔风凛冽,风如刀割,五十万大军行走在巫阳关的街道上,

    的街道上,竟是只能闻得马蹄声,别的其余声响,都是听不见而那越王,少年大才,冰肌玉骨,如此寒冷之天,他却是只着一件单薄白衣,骑乘宝马从中走过,那一身卓越风采,真真是教人看上一眼,从此便是再也忘不掉了。”

    巫阳关之战结束距今也已有五个年头,如今一听说书先生重新说起,那抑扬顿挫,那慷慨激昂,间或惊堂木一拍,言语骤然急转,百转千回,端的是让人听着如临其境,心生向往。

    茶楼里的人都在认真听着说书先生的话,整个楼都是十分安静,除了说书先生的声音外,便连脚步声都是极轻。每个人都是在认认真真的听,听过的听第二遍,还是觉得越王巫阳关之战打得真好;没听过的第一次听,也觉得这一战果真精彩。

    二楼包厢里,待听到说书先生讲到越王进了巫阳关,开城门,扎军营,与黑水河北岸的达喇四十万骑兵遥遥相望时,楚云裳终是道:“那个时候的慕玖越,年纪轻轻,真有这般和达喇相抗的能耐?”

    坐在她对面的慕与归闻言,轻啜一口茶水,方道:“当然有。唔,以前你不还是很看好他,怎的如今又怀疑起来了?”

    楚云裳道:“因为他那个时候实在是太小了。那时候他才多大,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二岁。十二岁,皇子们都是还在上学的年龄,他怎的就得了陛下青眼,将巫阳关之战这么一个重要的战役,交到他手上?”

    慕与归思索着道:“十二岁的确是年纪小,但放在皇家里,你也知道,皇家人个个都是满腹心机,十二岁并不算什么,比寻常的成年人都要老谋深算许多。况且他出征之前,他在军营里已经摸爬滚打两年时间,对军事实在是熟悉你是不是又要说,十岁的孩子居然能当兵,这才是最不可能的?”

    楚云裳刚想点头,但转念一想,十岁,慕玖越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去当兵了,她自己十岁的时候,她在干什么?

    这样想一想,换位思考一下,慕玖越十岁当兵,十二岁打仗,似乎也算不得什么了。

    于是楚云裳摇摇头,轻叹一声:“总有那么一些人,生来便是天才,旁人怎样羡慕,也都是羡慕不来的。”

    慕与归闻言笑了:“行了,还说他呢,你自己不也是天才。”他甚至是掰了手指头,如数家珍般,“楚大才女,楚小神医,楚大老板……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

    楚云裳听着,满面正色的摇头:“我要是天才的话,就不会坐在这里跟你听说书杀时间了。”

    到底是不是天才,楚云裳自己清楚得很。

    慕玖越十岁的时候,已经是在军营里从小的一个兵开始当起了。她当年十岁的时候,好似也是在组织里头接受着各种各样的训liàn,尚未出师。

    那个时候的她,尚且还只有一个10007的代号,并没有名zi,也没有家庭,更没有什么户口身份证那些东西,就只是10007而已。那时候的10007,还是一个日复一日接受训liàn的特工接班人,若非无父无母,是个孤儿,又肯吃苦隐忍,也努力上进,怕是并没有什么天分的她,根本是不可能被选进组织里的。

    不过日后她还是成为了组织里公认的地位颇高的一个金牌特工,她拥有着连老一辈退休了的特工都是要啧啧称赞的高超身手完美成绩,组织里所有的特工见到她都是要客客气气的同她打招呼,万不敢给她不好的脸色看。

    这一切的荣耀,皆是因为她吃了许多人都吃不了苦,她熬了许多人都熬不了的痛,别的人每天打三个小时的枪靶,她将这个时间乘以二,打六个小时;别的人每天进行两小时的极限测试,她将这个时间也还是乘以二,练四个小时。

    别人的一天二十四个小时,白天训liàn,晚上休息;她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则几乎是要硬生生掰成四十八个小时,别人在训liàn,她也在训liàn,别人在睡觉,她还是在训liàn。

    而组织里与她同一批加入训liàn的,她记得很清楚,那一批总共有着七十八个人,是从全国各地专门搜罗来的孩子,大部分和她一样,都是被抛弃了的,无父无母。可能被选入组织里,接受培训特工的专属训liàn,七十八个人,最后出师留下来的,只她一个人而已。

    七十八个人,只她一个人成功出师,正式加入组织,成为一名国家特工。

    其他的人,要么死在了训liàn里,要么死在了出师任务里,要么

    死在了她的枪下,死在了她的手里。

    当初10007的出师任务,除了判断某个同组织的前辈是否通敌卖国,避免国家机密被泄露出去之外,她出师任务真正的后续,便是在回组织的路上,接受当时还活着的整整二十个同伴的狙杀。

    同样时间同样程度的训liàn,二十个人奉命狙杀她一个人。

    且还不是普通的狙杀:上头下令,10007有叛变组织的嫌疑,命从训li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