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意三国_第十四章 褒城苦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褒城苦战 (第2/3页)

  “为什么?善于以弱胜强的人,大都是善于用奇的人。难道军师就那么确信他不会在这个时候用奇兵吗?”杨昂对此十分的不解。

    “李晟善于以少胜多,善用奇兵,然而奇兵终究是诡道,可一而不可再。李晟用兵数次以来皆是如此,能说他都完全是依靠奇兵吗?非是如此。李晟主要还是靠正兵,所谓奇兵不过是他在用正兵的时候,能够及时抓住战机,针对敌人的弱点进行的猛攻罢了。七分谨慎,三分大胆,这便是李晟那人用兵的风格。”阎圃从容的解释道:“眼下他是远离根据地进行的远征,其战损必然不好补充。故李晟虽然想一口气而定汉中,但到了真正作战的时候,又会把方方面面都考虑道。绕城而攻南郑,固然可以在短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战果。但其风险也是非常大的。若不能像攻打阳平关那样在几个时辰里拿下南郑城,那么他就很有可能陷入两面夹击的威势之中。要知道,师君在拨给你们五万兵马之后,这南郑城里还有两万的守军。”

    “原来如此。”三人了解的点了点头,更是佩服阎圃不已。

    “军师,那我们此去褒城,可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张卫虚心的向阎圃求教道。

    “恩,是有需要注意的。”阎圃点头:“首先就要防止有人攥城,我听说阳平关就是被人冒充我军而给轻易攻下的,这一点需要注意。其次,这需要小心敌人的撤退,也就是说当敌人撤退的时候,我们不能出城追击,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清楚敌人是真退还是诱敌。总之,在褒城你们要谨慎在谨慎,只要把城池守住就好,不要出城迎敌就行,待拖得些许时日,敌人将不战自溃。”阎圃语重心长的交代道。

    “明白了。还请军师放心。”三人点了点头,大声向阎圃保证道。

    朝令夕发,不过就半天的准备,张卫、杨任、杨昂三人,便带着五万鬼卒往褒城而去。他们用了六天的功夫抵达褒城,随即便接到了最新的情报:李晟用阳平关的败卒作为先导,袭破了钙阳,收了钙阳近万的守军,只有少数的一千余人在某位祭酒的带领下,见机的早,先行撤退,这才逃脱了李晟的追击。

    “这李晟可真是大胆,同样的计谋给他连用两次,居然都成功了?”杨昂听了这详细的情报,不禁有些讶异起来。如果说在南郑那个地方,他对李晟的了解并不多,故而对李晟有所轻视的话。那么在这里,在这个被选定为战场的褒城,他挺多了手下士兵,以及某些鬼卒的汇报,对李晟军攻城所用的计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之后,他却是一点也不敢小看了李晟:“虚而实之,实而虚之,李晟可当真有神鬼之谋,令人难以防范啊。”在他看来,使用同样的计谋来对付同样的目标,不是技穷,就是在事先已经料到敌人的布置,确信敌人会上钩才这么做。显然以李晟以往的表现来看,他并非是技穷之人,之所以敢用重复的计谋,肯定是精于计算,将钙阳的守军会怎么想都考虑进去了。

    “嗯,面对这样的人,我们也只能以不便应万变了。”杨任想了想,对主将张任建议道:“将军,我看我们应该下令封城,禁止任何人进出褒城,以防止jianian细混入。同时还要,征用城中的百姓,让他们帮我们加固着褒城的城墙。”

    “恩,就该这么做了。”对于杨任所说的,大将张卫自然是连连点头了:“不但要征用百姓,让他们帮我修城,还要从这些百姓中选择强壮者,让他们帮我们守城。从钙阳在李晟攻下阳平关不到五天就死守的情况来看,李晟很有可能就在这一两天就会兵临城下。对此,我们可要迅速做好准备。”张卫的才干一般,但见事颇明,最善于总结和阐发属下的意见,故在一般的外人看来,他张卫才是这汉中的第一大将。

    “将军所言甚是,我们现在就要抓紧安排了。”杨昂、杨任两人连连点头称是,迅速的下去准备了。

    褒城很快被动员起来。城中的百姓大都是五斗米教的信徒,对于张鲁的统治有着较高的认可度。当下他们听说师君大人需要自己出力抵御外敌,自是一个个兴高采烈的踊跃参加,仿佛他们所要参加的不是生死存亡的战争大事,而是去参加一场盛大的庆典一般。不过,两天的功夫,就有一支五万人的民工队伍和一支两万人的民军加入了张卫的麾下。对褒城城防的巩固,自然也就随着他们的加入而开始了。

    就在张卫他们加强褒城城防后不久,一路打着太极八卦旗的队伍,从西面缓缓的行来。他们衣衫不整,面目全非,手中的兵器也是乱七八糟,许多人都是赤手空拳,除了一个祭酒打扮的人是乘马而来,其余的都是步卒。他们来到城下,自然是大声嚷嚷着要褒城上的守军把城门打开了。这件事情很快就惊动了张卫等三人。

    “是不是敌人诈兵?”赶到城楼上的张卫望着下面那散得跟沙似的的队伍首先怀疑道。阳平、钙阳两城都是中了敌人的诈城之计而陷落的,自然张卫他们最小心的就是这一点了。

    “我看不太像!他们兵器太少。这看上去是一千多人的队伍,实际上拿着兵刃的还不到一百。这满面烟尘,衣甲残破的模样也不像是假的。”杨任仔细的观察了一下下面的情形开口说道。

    听杨任如此说,同样也看着下边情形的杨昂随手招来一名鬼卒,开口问道:“你和他们对话了没有?听得出他们的口音是哪里的吗?”

    “启禀祭酒,下面的人大多数的是南郑的口音。恩,也有不少是钙阳方面的口音。反正就是这两种口音的混合罢了。”那名鬼卒想了想这样回答道。

    “哦?南郑和钙阳本地的口音都有?”杨昂闻言微笑起来,他对张卫和杨任说道:“两位,事情已经可以确认下来了。下面的人必然是敌人诈城的部队。”

    “呀?这怎么说呢?”张卫和杨任对杨昂如此肯定的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显得十分惊讶。

    “两位,难道忘了我们的鬼卒是怎样征召吗?除了阳平关那个人口稀少的地方之外,我们的鬼卒全部清一色的都是从当地征召,当地驻防。下面的人既然说他们是钙阳的溃军,但钙阳的溃军,怎么会有人cao南郑的口音呢?除了我们以外可没有其他南郑的队伍从师君那儿出来啊。”杨昂微笑的解释道。

    “原来如此。”张卫和杨任恍然,“居然敢骗我们。哼,若不是军师有命令,我就冲出城去给你们好看。”对于敌人又使用了这么一个相同的计谋,张卫、杨任二人显得十分气愤,他们都觉得自己被小看了。

    “怎么样?要开城门吗?”杨昂微笑的询问张卫、杨任二人。

    “开城门?难道你还想放他们进来?”张卫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我有一计,可以让这些人是无葬身之地哦。”杨昂笑着,眼中流露出阴沉的光芒。

    “什么计策?”张卫急忙问道。

    “将计就计!”杨昂冷笑着示意张卫、杨任两人靠近过来:“我们可以如此……如此……”他细细的将自己的计划,在两人耳边分说了一番:“怎样?如此可正好让那李晟知道我们汉中也是有能人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