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鸣冤 (第1/2页)
登闻鼓,也叫鸣冤鼓。 大周有律,各州、府。县衙门外,须设有一鼓做登闻鸣冤之用。 登闻,相当于烽火传讯,一敲便可响动全城,非军国大事不可轻动。 同理,鸣冤也是一般,一般诉讼不得击鼓,也无须击鼓,直接递交讼状即刻。 当然,这只是潜在规则,暗里默契,大周明律百姓有冤者,即可击鼓直诉。 一者暗规,一者明律,哪个做数? 多数都是前者。 所以,大周各地的登闻鸣冤许多都成了摆设。 宁州府这边也不例外,那立在宁州府衙前的登闻鼓,已经不知多少年没有敲响过了。 今日,是怎一回事? 文华盛会落幕,全城上下,普天同庆之时,竟有人敲响了宁州府的登闻鼓。 不是旁人,便是姜凰,都感到十分意外。 “这……” 姜凰望向苏问:“文华盛会方才落幕,魁首甲子还在游街,竟然有人在此时击鼓,这是巧合,还是……?” 苏问一笑,浑不在意:“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说的也是。” 见他这浑不在意的模样,姜凰也轻笑了起来:“先生同去否?” 苏问一笑,说道:“既然撞上了,那就去看看,难得热闹嘛。” …… 宁州府衙距离凰天楼并不远,苏问与姜凰到来之时,府衙外已聚拢了一批人。 都是被鼓声吸引,前来围观的百姓。 “怎么回事?” “好端端的谁击了鼓?” “这年头,竟然还有人击鼓?” “还挑在这个时候,怕不是蓄谋已久?” “这是有多大的冤情,非要在这个时候击鼓鸣冤?” “文华盛会刚刚结束,这一通鼓下来,不知道会惊动多少大人物。” “究竟是谁人告状,状告何人,看鼓的官差呢,怎么也不拦一下?” “怎么没拦,拦不住而已,刚刚才被抬走,那击鼓的竟敢直接动手强闯。” 府衙之外,众人议论纷纷,不住踮脚向府衙内张望。 苏问与姜凰相视一眼,都是诧异。 强闯府衙,出手伤人,击鼓鸣冤? 这发展看似合理,实际却透着异常。 虽然大周明律,百姓有冤皆可击鼓之诉,但因为登闻鼓的特殊性,许多人都不愿它响动,所以官府县衙都会安排官吏看护,有人鸣冤,便行诉讼,不必击鼓。https:// 如果按照这个程序走,那就是正常的官司诉讼。不必击鼓闹动全城。 但方才击鼓之人却没有走这个程序,而是选择强闯府衙,强行击鼓,甚至不惜打伤看护的官吏……这摆明了是要将事情闹大啊! 这个时候,这个关头,闹出这样的事端,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是谁在背后推动,又有什么企图,什么目的? 什么,巧合?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 有胆量,有能力打伤州府官吏的人,会巧合到在文华会结束的当天,来州府击鼓鸣冤吗? 这其中一定…… “升堂!” “威~武!” 宁州府衙,大堂之中,宁州州牧亲尊上堂,望着堂下一跪一立的二人,双眉紧锁,眼含惊疑,但还是照着程序,堂木一拍,沉声喝道:“堂下何人,何为击鼓?” “民妇秦红娘,宁州淮河府清溪县浣花村人士!” 堂下,一名面容姣好,双眼含泪,尽是痛恨之意的女子,双手捧起一卷状纸讼词:“状告文华会魁陈泉,李门之女李禄儿,杀害我浣花村上下一百九十五口!” “……” “……” “……”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众人望着堂下手捧状纸的女子,都是目瞪口呆,怀疑自己听错了话。 什么? 她要告那文华会魁陈泉,还有那位李门三小姐,杀了她浣花村上下一百九十五口人? 这…… 简直荒谬! 这是众人此刻唯一的感想。 高堂座上,宁州州牧亦是皱眉。 他也觉得这件事情很荒谬。 但空xue来风,未必无因。 这件事情,关系重大,说不定还涉及到刚刚平息的皇家世家之争。 李门,陈泉,李禄儿…… 越想,越是心惊。 越想,越是沉重。 所以,他也不敢妄下定论。 “将状纸递上来。” “是!” 当即有下官将状纸呈上。 宁州州牧摊开状纸,阅览一番之后,眉头皱得更是厉害了。 但堂下那女子却不管不顾,径自说道:“民妇秦红娘,宁州淮河府清溪县浣花村人士,父为浣花村里正秦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