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魂穿崇祯_第一百二十七章,明面赞都督,暗流劝总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明面赞都督,暗流劝总兵 (第2/2页)

认,听之任之。

    阁老们已经表态,群臣自然多有附和之声。

    大义名分自然要站定,否则他们难有立锥之地。

    也就在此时,皇帝终于发话,一锤定音道。

    “诸位爱卿言之有理,毛文龙的确孤悬海外太久,不受节制,袁总督此举也无可厚非。”

    “咦...”

    百官们一听,皆为惊奇。

    皇上居然听他们进言了?这也太难得了吧!

    众人狐疑之色投去,却发现皇帝脸上又浮现出了一抹微笑。

    “只不过此事不应由袁总督去办,乃朝廷之责任。袁总督当把责任之重点,放在整训军务,清除兵虫之事上去,海外商船贸易之事,朝廷自会出面,毛文龙若有不满,自可寻朝廷问之。”

    群臣一听,心中稍有舒缓。

    原来皇上是打算把骂名和矛盾,一力担之啊!如此一来,倒是可以让袁崇焕暂时顾不上毛文龙,也可以让毛文龙不敢妄言,舒缓两将矛盾了。

    而给予袁崇焕明确的行事方向,也是诸葛亮心中盘算的结果。

    根据辽东其他官吏上奏的情况来看,袁崇焕行事太过着急了。

    想来五年平辽之压力,让他病急乱投医,不把精力放在整训军务,剔除蛀虫上,反把目光放在了同室cao戈上,实乃败笔也。

    诸葛亮要做的,就是给他一个明确的方向,让他同自己一样,先把注意力留在军队上。

    即整训军队,提高士气,而非同室cao戈之举。

    这也是诸葛亮对其期盼所在,毕竟他尚有威望,边关将士愿意听其调遣,若能打造出一支强军,辽东自可无忧。

    但是问题还是尚未解决,因为毛文龙一旦缺少商船,供给又该如何获得呢?

    这一点,诸葛亮也有考虑,他又道。

    “至于毛文龙部,劳苦功高,户部即刻调拨十万两给予兵部,用于发放皮岛将士往年兵饷之亏空,往后兵部也会年年供给兵饷。然而此事也算重大,这样吧...拟旨让毛文龙进京叙职,随后再带着钱粮返回皮岛吧。”

    此番cao作,群臣不敢评论,只觉得此举非常大胆。

    一个有割地称雄嫌疑的总兵,忽然让其返回京城叙职,稍有不慎恐怕有变啊!

    但是转念一想,也觉得此法有其道理。

    皮岛问题久悬未决,眼下多事之秋,再不能拖了,必须早做决断。

    如果毛文龙进京,自然皆大欢喜。

    若其不从,则证明其有二心。

    这也是诸葛亮思虑所在,皮岛问题的核心,只在毛文龙一部的忠诚上。

    若能证明毛文龙并无二心,即便国库空虚,诸葛亮也愿意咬牙挤出钱粮供养这支海外边军,用以牵制辽东。

    但对方若是还想着拖沓,并且又与诸葛亮即将施行的策略背道而驰,那么宁可对其撕破脸皮,也不能再拖下去了。

    若是和稀泥有用,那么人人皆可上位,大明早该国泰民安了。

    唯有干净利落,决断分明,方能成事。

    百官们不知皇帝心中所想,心中只是惊叹于皇帝的果决,当即顺从下来。

    申用懋闻言,自然连声道是。

    只是他抬头望去,皇上的眼神还是打量着自己,像是某种暗示。

    他心里清楚,下朝以后,皇帝必然还有吩咐,心中也就释然起来。

    “辽东事情暂告,还有爱卿需要上奏吗?”

    诸葛亮暂时拖住了辽东之事,又垂询道。

    刘一燝得了暗示,当即走出队列道。

    “回皇上,刑部,大理寺,督察院已经会审过成国公朱纯臣,证据确凿,只不过此事尚需皇上决断,该判何罪...”

    此言一出,自然引得百官注意,更让沉默多时的勋贵一侧,抬头望了过来。

    成国公身份特殊,不仅是国公,更深居高位多年,势力盘根错节,不知多少勋贵官员受其恩惠。

    但又由于此公性情乖张,也不知有多少官员遭到其蛮横羞辱,更别提他那贪污金额,让无数人眼红。

    双方水火难容,该如何判决,又成一难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