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合作 (第2/2页)
的合作方式,一般都是技术授权。” 林希的话,让王总清醒过来:“对对,林总,是我失态了!有林总的电池在手,我能把新能源车的续航干到一千公里,而且是全工况的那种。” “新能源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王总,就算是你现在造出续航两千公里的车,没有充电装置还不是要扔到半路上?” “林总说的对,国家现在也支持新能源的发展,充电站到时候可以像加油站一样全国各地都有,最起码高速的每个服务区都设置充电站。 未来的发展可预期!” 接下来,林希和王总就新能源的发展相谈许久,特别是谈到新能车的另外一个痛点,电机。 林希手一挥,厂区使用的电机资料就展现在王总的面前,于是他又不淡定了。 最后,亚迪的王总是满脸笑容而走,他代表亚迪与希南公司达成一揽子技术授权协议,同时他还给林希一个承诺,一定集亚迪所有技术之长,不计代价给林希造一辆车! 这个好意林希欣然接受,哪个男人不爱车?林希不开,放在那里看看也行啊! 亚迪的王总满意离去之后,卫兰冒出来。 “你的生物电池技术经过评估,上面认为可以适当推广,你和亚迪有没有约定技术推出的时间表?” “这个不用约定,王总是生意人,他知道该怎么做生意,一下子就把续航两千公里的技术拿出来,他以后卖什么? 放心,他会推出超过市场水平的技术,但不会超过一代。比如国外的特能死,续航如果是四百,那他差不多就会推出四百五。反正比对手先进一点就行。
当然,长续航的他肯定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推出,不过价格会很感人就是了。” 卫兰想了想,说了句做生意的心都很脏就离开,看来她也认可林希的推断。 林希暂时不想去实验室,零把他设置的任务安排的井井有条,比他亲自动手的效率还高,他只能做一些不重要的实验解解手痒,这些都不急。 看到林希无所事事的样子,许南就把公司的报表拿过来,给他汇报下工作。虽说林希不负责具体的经营事务,许南还是会定期给他汇报。 “今年新招了三十名员工?都是刚出校门的应届生,也行,至少他们干活会很认真,不像老油子。” 林希先看了员工的情况,去年趁着1605厂新建的时机,他也给自己扩建了四间厂房,准备开工新的作物,宋福龙院士走的时候可是留下不少种子,能节省不少时间。 “员工继续招聘吧,对了我们的人力资源部有去各个院校校招吗?” 希南公司当然也有人力资源部门,不过人力资源部在海市,总不有让人家学生来应聘,还要掏几千块钱的往返机票钱吧? “都有去,而且工作地点,福利待遇,晋升标准都是公开展示的。不过,大部分的学生一听工作地点在西北,哪怕待遇不错都不愿意来。 嗯,我准备让他们加大西北这边的学校招聘力度。” 林希想了想,就随许南去吧,招聘员工的事由她负责,她心里有底。按他的想法那就是随缘,茫茫人海当中,总有特别的人被他们吸引,放下一切顾虑来到公司上班。 “公司的总体营收还不错,利润比禾木那边强不少,利润的大头都是技术授权费用,还有代加工费用。” “嗯,收支平衡其实就可以,还有利润那就保持。” “对了,上面决定在附近建一座四代核电站,建成之后主要给我们还有1605厂供电,剩余的电供周边的城市使用,我们报多少额度?” “你和1605那边商量下,咱们这边少点就少点,光伏电站二期和三期工程计划今年开工,建成以后我们能源紧张的局面就可以大大缓解。” 林希拿过许南手里的报告,发现一个新的事项。 “这个计划是谁提出来的?” “我看下,这个啊,是项荣向上面提出,上面批复的。我觉得这个项目对我们的好处很大,就准备答应下来,你觉得不合适?” 项荣提出的计划很简单,但也很庞大。 厂区往北一百多公里是一片山脉,项荣的计划是把发源于此山脉的几条季节性河流人工改道,汇聚到厂区远处的一片低地,然后沿着几条季节性河流植树,还有山脉的源头。 计划成功之后,这几条河流应该能变成正常的河流,厂区这里也能形成一个大大的湖泊。而有了这个水资源,不管1605厂还是希南公司,发展的一个瓶颈就可以打破,那就是水资源的缺乏。 现在不管是希南生物,还是1605厂,对地下水的抽取每个月都有定额,不能超过定额。 就这限定了两家公司的发展前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