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攻守易形,陈玄策的计划!【求月票】 (第1/3页)
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章:攻守易形,陈玄策的计划!【求月票】宋鸿志在军事方面有天赋。 所以在父亲说完那句话之后,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自古以来,中原对于草原大军南下,都是以防御和守为主。 即便出击,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但就算战败草原了。 也会在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之后,选择退缩。 原因呢,也非常简单,那就是草原并不是中原大军的主场。 中原大军,可以攻城拔寨,可以以弱胜强。在做到这些之后,大军就要进行补充,要休整。 而一旦攻下城池,就意味着会会的补给,然后再组织下一次的进攻。 可草原呢,那是游牧部族,没有城池。 即便得胜也无法补充。 这就意味着。 只要大战继续,那就需要一直不断的消耗下去。 更别说有什么可以休整的地方呢,毕竟草原太大了,而草原那些铁骑,会从任何时候,任何方向攻击而来。 因此,中原王朝想要消灭草原势力,是非常难的,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也就是为何,连神武侯这样的任务,在北境也只是防守为主。 可现在,宋鸿志在听到父亲的话之后。 突然意识到。 若是有了一条新的进攻路线,那就不一样了。 首先,北境的镇北关,和之前一样,作为防守,抵御住敌军。 而在高阳地区,就可以直接屯兵,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什么时候出击,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因为宋鸿志非常清楚,草原虽然和高阳国接壤,但在那个地方,有一座巨大的山脉,相当于天险。若是普通行军也就罢了。 但草原都是铁骑,唯有在大举冲锋时,才会发挥出最强的战力。 可若是面对那种复杂的地形,骑兵反而就成了累赘。 这也就是为什么。 明明高阳国并不强大,但却不受草原劫掠了。 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一道天险。 现在,高阳被灭,这个地形优势,就完全归了大魏... “父亲,你说的没错啊,若有高阳作为后盾,届时我若率军,便进可攻,退可守!”宋鸿志眼神愈发明亮了起来。 虽说在他的眼里,打仗这种事情,完全没有后撤的说法。 但也知道,有时候多一条退路,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如果只是以镇北关为基础,向草原进发。 那容错率太低了。 所以他也完全能够理解。 为什么神武侯在打仗时总是很保守,就是因为知道有些仗不能冒险。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说,陛下在下一盘大棋了吧?”宋公文一笑,继续道:“草原十八部,与我大魏而言,就是心腹之患,而陛下想要开创出一个真正的盛世王朝,就必须对付草原。” “可我大魏,即便是带甲百万,猛将如云,但想要完全击溃草原,也是很难的。” “唯有使用另外一种办法,就是从高原出军,打到草原部族措手不及。” “届时,再继续集结大军,就可以堂堂正正从镇北关出发。” “如此对付草原部族,不知要轻松多少。” “届时,我大魏与草原之间,必然攻守易形!” 说到这里。 连宋公文也激动了。 因为他觉得,陛下肯定就是这么打算的。 不然的话,为什么要派自己儿子去人高阳都护呢? 就是想着治理地方是其次,对付草原,才是最为重要的。 “那也就是说,高阳,我无论如何都要去了?”宋鸿志点了点头,继续道:“只是父亲,治军还行,可治民,我确实一窍不通啊。” “你还不明白吗?”宋公文道:“陛下让你去,不需要治民,只需要治军便可以了。” “而且,高阳地区也有许多百姓,你还可以借此,为朝廷编练大军。” “不然的话,陛下为什么要将这个位置交给你,就是因为高阳都护,有扩充大军的权力。” 在宋公文的想法当中,高阳那个地方,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对付草原。 至于是否能够治理好,只是其次,毕竟只要草原之患消失。 以朝廷的手段,再将其吸纳治理好,不是难事。 “原来如此啊。” 旁边,宋鸿志总算是理解了。 脸上的阴霾,也在这时候一扫而光。 本来他还在思考,就算成了高阳都护,但手下的大军也不会很多。 因为等自己到了高阳,最多只能带一些辽镇的将士前往罢了。 但却忘了,高阳都护权力极大。 可以扩充大军。 至于兵源,直接从高阳那里征收便可。 “好了。”这时候,宋公文顿了顿,然后道:“鸿志,陛下让你去高阳,不要有抵触情绪,因为你背负着重大的使命,记住,切不可辜负陛下啊。” “儿子明白。”宋鸿志点了点头,心中开始跃跃欲试。 本来他还在为自己接下来无法带兵而忧愁。 现在听到父亲解释的那些后。 突然觉得。 皇帝姐夫还是器重自己的,不然怎么会将如此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呢? 尤其在想到直呼,还有机会出击草原后,就更加高兴了。 当即,父子二人也没有继续交谈。 还有一桌子菜呢。 加上宋鸿志出去许久,自是要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