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古今第一壮举?真正的盛世王朝!【求月票】 (第2/3页)
“到时候,士族和乡绅,不仅要和朝廷作对,还要与天下的百姓作对,他们能成功吗?” “说不定,陛下还能携天下大势,彻底开始清理这些人。” “而这,便是学生为什么要说,陛下欲让天下大同了。” 说到这里。 宋公文眼中不由浮现出一丝感慨。 之前他口中的难关。 就是在这个过程进行的时候,朝廷会出现一些动荡。 比如,若是士族和乡绅们不同意,选择反抗,闹出许多的事情,影响到朝局。 但这又如何?陛下此举,是站在了天下万民的身边,携带着大势。 须知。 历朝历代之所以走向没落。 除了有士族和乡绅在暗中搅局之外,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民不聊生,百姓活不下去,然后被有心人利用,反抗朝廷。 朝廷不得人心,即便手中有大军,也无法应对,最终只能山河破碎。 可现在,大魏根本没有走到那一步。 而且。 还直接站在了百姓的身边。 让他们有银子拿,能够改善生活。 试问,有这样朝廷在,百姓会选择反抗吗? 再则,陛下还手握着无上大权,有着百万忠君的大军。 士族们拿什么闹? 最终的结果,也只是乖乖拿钱。 即便前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宋公文眼中,只要能扛过去,未来的大魏,将会超越所有的朝代。 而他口中的天下大同,就是此举,能够将士族和乡绅的不义之财,全部还给百姓。 百姓富足,就不会再有饥饿、不会再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 如此。 怎么算不上天下大同呢? 旁边,张正明没有说话,他完全明白对方的意思。 是啊,只要朝廷和百姓站在一边,那些人再怎么闹,也是闹不起来的。 “陛下的宏图大志,我所不能及也。”最后,他感慨了一下,但很快就想到另一件事情,当下道:“公文,可陛下想要做点这一点的话,有个大运河的名头在,就已经可以了,为何还要修建魏直道?” 之前,张正明在听说要开凿大运河的时候,心中虽然觉得不妥。 但知道此事,对于后世子孙大有好处。 绝对堪称千古壮举。 即便要花费诸多功夫。 可仔细一想,还是非常值得的。 只是那从京师道北境的直道,就不同了。 便以行军,确实算得上是益处,但收获却不是很大。 尤其还要与大运河之事一同进行,那朝廷的压力会非常大。 就算现在宋公文解释了那么多,可他想想,却似乎有些多此一举啊。 “老师,您还记得那日雪夜,学生跟您说过的话吗?” 宋公文深吸一口气,然后道:“陛下,是要成为千古一帝的人,如果只是让国富民强,还不足以让陛下满意,陛下要做的,是将大魏打造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盛世王朝。” “而要满足这一点,就必须要将所有威胁,全部清除,如今北方草原部族,是我大魏的心腹大患。” “多年来,他们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选择南下,掠夺我大魏资源,残杀我大魏百姓。” “试问,要成为千古一帝的陛下,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吗?不会的!” 此刻,他继续道:“而修建直道,就是陛下在位征伐北境草原做准备,陛下,是想要为我大魏后世子孙,永久的免除后患啊。” 这句话一出,张正明眼神明显开始变化了。 整个人更是在此刻,都有些颤抖。 因为他终于理解。 为什么在御书房,宋公文会阻止自己开口了。 对方早已经明白陛下的宏图大志,不仅是让百姓过好日子,更是要缔造一个真正的盛世王朝。 正如之前所言,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所有的后患全部清除。周边诸国,对于大魏来说,其实算不上什么,但草原部族,与中原世代仇敌。 只要中原王朝但凡国力强盛,他们就会举起屠刀南下。 虽然历朝历代,都想过许多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但草原乃游牧部族。 不像中原。 有特定的城池,因此每一次出击,即便胜出了。 草原大军就会选择后撤,也正因此,始终无法将此后患完全清除。 尤其是前朝,因为中期国力衰弱,更是开始委曲求全,像草原部族纳贡,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而现在,听到宋公文所言后,张正明也终于开始明白了,陛下是真的要做亘古未有之大事,他又怎能不被震惊呢?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张正明喃喃自语,确实是被震惊到了。 因为他受先帝恩惠出关时,想法也只是将大魏带入一个盛世。 当然,这个盛世,只是像历朝历代的那样。 可如今呢? 当今的陛下,根本就不满足于此... 既要国富民强,又要击溃草原部族... 说实话,张正明觉得,想要做到这些真的太难了,至少要经过数代人的努力。 但他心里非常明白,一个王朝是充满变数的,前一两任皇帝,或许会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可之后就难说的。 如今,陛下想要做到,而且是已经开始了。 完全不惧前方的艰难险阻。 至于张正明,为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