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高阳请降,京师欢腾,第三次结算日【求月票】 (第2/6页)
。 宋鸿志也就没有多言,翻身上马。 王副将则是使了一个眼色,后面的一队大魏士卒心领神会,当即走上前来,将高阳国王,以及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围了起来。 虽然现在局势已定,但毕竟还是在高阳国境内,凡事还是谨慎一些比较好。 而后,在宋鸿志的带领下。 大魏五万大军。 全部浩浩荡荡的进入了高平城,同时接管一切防卫之事。 不过,由于大魏一向治军严禁,因此将士们在入城后,没有烧杀掠夺,也没有私闯民宅。 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此战与平民百姓无关。而他们代表的大魏,是中原之主,并不是那种没有开化的草原部落,有些事情自然是不会去做的。 所以,高平城内的百姓们,虽然看到了城头竖起了大魏的龙旗。 也看到了城中开始有大魏将士巡视。 但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变化。 当然,还是有些民众,对于国王突然投降,心生不满,在街上闹事,可因为人数少,很快就被镇压了。 之所以整个高平城,没有多少百姓选择反抗,无外乎两个原因。 其一,是因为高阳国王选择投向,没有抗争到底。 其二,也因为高阳国无论在文化还是经济上,都深受大魏王朝影响,尤其是语言文字,几乎都一模一样,除了有国家这个名字之外,其他的,都与大魏没什么区别。 加上宋鸿志进入城内,严格要求手下将士。 如此整个高平城。 虽说私下里确实有人愤愤不平,可终究难以做点什么。 因此大军入城后,没有反抗,平和无比。 百姓平日里该做什么,之后也是一样。 当然,对于高阳国那些大臣们,自然是全部被圈禁起来了。 还有李氏王室,也全部被禁锢在王宫之内,这样就更加减少了意外的发生。 而宋鸿志,带着将士们休整的同时,等待李成炳准备好一切后,就将其以及整个高阳王室,全部押解到京师之中。 不过,他并没有忘记高阳太子李宰。 这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虽说也有些不自量力,但在这种时候,还是不能选择任由其在外。 万一等高阳国缓过劲来,那局势就会变得复杂。 所以宋鸿志让高阳国王,将李宰召回来,一起前往京师请罪。 起初,李宰对此是并不愿意的,觉得自己手上还有些人马,说不定能挽回一些局面。 他想着,直接舍去高阳的半壁江山,自立为王,可因为粮草实在没办法在短时间内筹齐、以及手下的士卒越来越少后,就明白大势已去。 毕竟,以现在大魏的国力,完全不是自己能对抗的。 加上父王以及整个王室都在宋鸿志手上。 即便想做点什么,可也没有办法。 更为重要的是。 李宰还得到消息。 大魏北境,因为神武侯有坐镇,草原部族节节败退,似乎过不了多久,就能腾出手来。 他开始绝望了,明白即便大魏北境的危机解除后,意味着辽东地区的驻军,可以随时准备进驻辽镇。 再有高阳国境内的五万大军,即便自己筹集到了粮草,手上还有二十万大军,可也绝不是对手。 说不定,到时候还会彻底触怒大魏,开启全面大战。 那时候,就不是投降就能解决的了。 因此。 在绝望之下。 李宰选择了妥协,回到了高平城。 至此,整个高阳国王室,尽在宋鸿志的掌握之中。 当即就没有丝毫犹豫,准备带着所有人,离开了高平城。 不过他并没有忘记,让一些人留守在高阳国境内,主持大局。 别的可以不顾,但若自己走了之后。 高阳国乱了就不行了。 否则。 即便朝廷将高阳纳入了版图之中,怕治理起来,也会有一些麻烦。 虽说这些,似乎与自己无关,可如果能做到尽量给朝廷安稳的版图,那还是要做的。 就这样。 宋鸿志领着手下两万人作为先锋队。 押解整个高阳王室、已经高阳大臣、共五百多人,朝着辽镇,朝着京师而去。 同时还命人发出八百里加急军报,送往京师,给皇帝姐夫一个惊喜! ... 大魏京师,皇宫,丹房之中。 魏云弈很高兴。 因为他所炼制的大还丹终于出炉了。 效果比上一次要好不少,虽然只是炼制出了七枚。 但其中却有两枚正品,四枚次品,还有一枚出炉后化为了灰烬。 可这对于他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至少用以炼制的药材,并没有浪费多少。 且更重要的是,只要服下了这六枚丹药,他绝对能晋升为武道七品! 也就是武道下三品的最后一个境界。 尤其是魏云弈佩戴灵髓玉佩已经有个月了。 完全能感觉到全身经脉被拓宽了不少,对于武道的修行,也比之前更加顺畅。 事实上,他知道,即便没有大还丹,以自己现在的天赋,想要破境七品,应该也用不太久。 当然,这也是因为自己此前因为服用丹药,达到了武道八品的极限而已,否则换做是一般的修行,也要花费许多时间。 此时此刻,魏云弈看着手中的五枚大还丹,深吸一口气。 然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服用第一枚整片大还丹。 嗡! 丹药入腹,化为娟娟流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