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火光冲天,终极一战,兵临高平城下【求月票】 (第1/5页)
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正文卷第一百一十二章:火光冲天,终极一战,兵临高平城下【求月票】这一战,我们要打成灭国之战! 宋鸿志的话刚说出来。 陈副将整个人都被震惊了。 在其眼里,原以为攻破高平城,就是此战的最终目标。 因为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擒获整个高阳国王室,让高阳国陷入混乱之中。 即便宣城等地加起来还有二十多万大军,但肯定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如同放在大魏,陛下被敌方俘虏。 这样情况下,就算有强盛的国力,又能做什么呢?皇帝都落到了别人手中啊, 几乎都等同于将半个国家给灭掉了,绝对是大胜中的大胜。 但如今,眼前的小国舅,对此根本不满足,是要将高阳国的脊梁打断,将国土尽归于大魏... “可是将军,想要灭掉高阳国,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吧?”陈副将反应过来了,当即忍不住继续道:“要想做到这一点非常难,至少,让高阳国没有再战之力。” “就比如宣城的二十多万驻军,至少要灭掉一半以上,让他们失去反抗的能力和信心吧?” 他现在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灭掉一个国家。 必须从大军上下手,意味着必须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 可现在的问题,是在高阳国的宣城,还有大量驻军。 而辽镇,加起来也不过五万而后。 面对二十多万的大军。 双方的兵力对比,都达到了五比一。 所以陈副将觉得,如此条件下,怎么开启灭国之战? 除非将辽东的驻军都调集起来,或许才有这个可能做到吧? 当然,疑惑归疑惑。 其实在他内心中,认为眼前这位小国舅爷,确实有这个手段,但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辽镇的兵力,还是太少了。手上的八百人,又能做到多少事情,即便以一敌十,可在高阳国那庞大的驻军上,也算不得什么。 “所以,我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以宣城的驻军为主。”宋鸿志笑了,然后道:“李宰手中,有着如今高阳国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只要解决了他们,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很多。” “本将军之前说过,因为攻破厉城,在宣城的李宰,肯定会心乱,然后调集兵力回援。” “他们会认为我们的目标,是高平城,因此回援的速度,肯定会很快。” 说到这里,他继续道:“可要知道,那些援军才刚入宣城,如今再向着高平城而去,肯定会出现一些混乱,还有,宣城能集结二十多万大军,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要有足够的粮草。” “李宰想要回援高平城的话,粮草这方面也必须要跟的上,但因为事出紧急,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将粮草路线给完美隐藏起来,因为时间来不及。” “所以,将军是想要从宣城粮草方面下手?” 此时此刻。 副将终于明白宋鸿志要做什么了。 这位小国舅爷,在打地方粮草的主意。 而此前,高阳国虽然从各地调集大量的兵力,虽说事出紧急,但因为小心谨慎,一直都没有透露出粮草路线的蛛丝马迹。 即便辽镇派出诸多斥候和眼线,也没有探查清楚。 其实这些,也在情理之中。 粮草,乃行军打仗的重中之重,这是每个兵家都明白的道理。 高阳国将领,虽说比不上大魏这边会用兵,可也是知道轻重的。 可现在,因为厉城被破,李宰得到消息之后,肯定会认为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国都。 如此情况下,他必须要尽快调集兵力,守护国都的安全,即便李宰心中觉得,国都不可能轻易就被攻下,可绝对不敢冒险,因为那里有整个高阳国王室,还有众大臣。 一旦出了问题,那就不是能承受的起的。 但如此一来,因为连续调集兵力,且目标更改,粮草路线也必须要更改。 即便他隐藏的再深,也会透露出蛛丝马迹。 如果在这时候。 自己一方选择赶往宣城,细心探查的话,肯定可以查出粮草路线。 而只要发现高阳国粮草所在之地,就相当于掐住了宣城驻军的脖颈。 想要怎么拿捏,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尤其是陈副将还想到了一点。 那便是,李宰在宣城可是调集了二十多万大军啊,超过全国三分之二的兵力,这得需要多么庞大的粮草才能支撑? 此刻,陈副将越想越激动。 知道只要将找到宣城驻军粮草藏匿的地方,那这一战,绝对是大获全胜。 因为粮草若遭受损失,肯定是高阳国无法承受的。 而以高阳国的体量,要想拿出如此巨量的粮草,怕是要倾尽举国之力。 没有粮草,这仗就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将士们连饭都吃不饱。 还怎么打? 其实,若换做大魏,二十多万大军的粮草,其实也不算什么,毕竟朝廷每年都要养超过百万大军。 可高阳国没有这个能力,他们本身所有的大军加起来,也不过三十万而已。 二十万大军的粮草损失了,绝对不可能再筹集一次。 “所以,将军,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赶往宣城,查清楚高阳国的粮草路线,顺藤摸瓜,找出他们粮草藏匿的地点?” 陈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