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千里奔袭,小舅子莫不是姓霍吧?【求月票】 (第5/6页)
2'> 变法之事想要成功,除了手下之人能力强之外,就是取决于皇帝的态度。 她有些奇怪,明明陛下上一次对于龙阳府试点,给予宋公文大力支持,可这一次,怎么就选择什么都不做呢? 还任由士族闹起来? 难道,是陛下不想让变法成功吗? 可这不应该啊。 所以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陛下还有后手。 毕竟,士族若是闹起来,那可不是什么小事啊,非常麻烦,且很难平息,会对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她觉得,陛下肯定还有别的打算。 自己现在能做的,就是相信陛下。 “对了。” “辽镇那边有什么消息来吗?” 这时候,魏云弈又突然想起了小舅子。 自从上次后。 到现在已经过了好几天。 看时间,最新的消息也应该传来了。 也是他现在最为关心的,如今大战有没有开启。 “正想跟陛下说这个事情呢。”赵灵瑛闻言,神色再一次郑重了起来,继续道:“辽镇传来消息,高阳国如今的大军,已经集结到了二十三万之多,而我方也在下令备战,只是...小国舅爷自从上次下令之后,人就不见了。” 不见了? 闻言,魏云弈顿时一惊,当即道:“怎么个不见法?” “辽镇那边说也不清楚。”赵灵瑛拿出一本奏折,道:“只是知道,小国舅带着手下训练的八百精兵,在备战的那一日,连夜渡过了绿江,可之后,再也没有消息传来了。” 在她的想法中,带着八百人渡江,应该是想要奇袭。 可问题就是,高阳国宣城那一方,根本就没有任何异常。 这小国舅爷能带着八百人去哪里呢? 而此时。 魏云弈也站起身来,眉头紧皱。 白天下令备战,晚上就带着人离开了,而且至今都没有传来消息。 这情况,有些不太妙啊。 毕竟。 对方的手下,只有八百人而已,能做的事情太少了。 “胡闹!那些副将干什么吃的,怎么不阻止他?”此刻,他心中莫名的有些慌,毕竟宋鸿志是自己选的人,本来期望着对方,能安心地呆在辽镇,与高阳国大军隔江对峙。 然后进入拉扯的局面,以此来消耗王朝气运。 可现在。 小舅子突然就带着人不见了... 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怎么向皇后交代? “陛下,臣妾知道您在担心小国舅爷,不过也无需太过于着急。”赵灵瑛当即开口道:“首先,高阳国在宣城集结了二十三万大军,想必内部已经极为空虚,只要小国舅在这时候不妄动,与他们短兵相接,肯定是不会有危险的。” “还有,据辽镇传来的消息,就是他手底下的八百人,都是历经百战的精兵,有十足的经验。” “再者,高阳国那一方也并不知道,小国舅爷已经渡江的消息。” 八百人,对于一场大战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但那些人都是精兵,个个都经验丰富。 只要不陷入被包围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逃离的。 而现在,从辽镇传来的消息,高阳国对此并不知情,显然也不可能派兵包围了。 因为他们大部分的兵力,全部都放在了宣城。 “爱妃所言,朕自然清楚。” 魏云弈思索了一下,道:“只是小国舅此人,想法千奇百怪,谁都不知道他会带着八百人去哪里,万一深入敌后被发现,那可就危险了啊。” “陛下也是说被发现,可现在,小国舅爷还不是没被发现吗?” 赵灵瑛道:“他手底下带着是八百精兵,且都是骑兵,都有武道修为在身,来去如风,即便被发现了,肯定也能在短时间内逃离,所以臣妾觉得,陛下还是无需cao心的好。” “说不定,下一次辽镇传信来的时候,就有消息了,再说,这八百人若是真能深入敌后,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噢?”魏云弈当即一愣,开口道:“爱妃此话何意啊” 人都不见了,还是一件好事吗? “回陛下,臣妾有这样一个想法。” 赵灵瑛开口道:“辽镇传来的消息写的很清楚,那就是如今高阳国,已经将大部分的兵力,都投入道了宣城之中,内部空虚,没有多少兵。” “而小国舅,带领的不是普通的八百士卒,而是精兵,最重要的,是小国舅本身也拥有武道修为,这就意味着,他能够带着手下的人,在高阳国任何一个地方出现。” “所以可以将这八百人,直接比作成为一柄尖刀,直插高阳国内部。” “陛下您想一想,高阳国若发现了此事,肯定会乱了阵脚,然后派兵进行驰援,可那八百人,全部是骑兵,等高阳援军到了,肯定找不到人。” “若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辽镇将士趁乱渡江呢?定能取得一定的战果。” “即便无法击溃高阳国大军,也能让他们吃一个大亏。” “如此之下,也算是一场胜利了。” 她到底也是神武侯出来的人。 对于这方面还是了解的。 如果只是八百普通的士卒,可能什么都做不到。 但这是八百精兵,可以直接比作一柄尖刀,达成许多的目的。 而且,赵灵瑛还有一个猜测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如果八百人,探查清楚了高阳国的粮草路线呢,势必能继续扩大战果。 旁边的魏云弈在听到这一席话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