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_第一百一十章:千里奔袭,小舅子莫不是姓霍吧?【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千里奔袭,小舅子莫不是姓霍吧?【求月票】 (第3/6页)

 “而这样的胜利,与我大魏来说,又有什么用处呢?”

    “唯有付出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才能显示出我大魏王朝的真正威严,才能够让所有附属国知道,我大魏,永远都是压在他们头顶的一座大山,不可侵犯!”

    此刻,宋鸿志眉宇之间豪情万丈,语气更是无比郑重。

    因为从他一到辽镇,就已经定下了这个战略目标。

    调集辽镇所有的大军,驻扎在绿江之畔。

    就是吸引那位高阳国太子的注意力。

    然后开始训练、打造弓弩器械以及船只,就是给他们一个似乎随时都会开启大战的错觉。

    因为大魏的强大,早已经深入人心。即便只是五万大军,也会给高阳国带来很大的压力,从而不敢选择掉以轻心,继续从各地调集兵力。

    而这,就会导致其他地方,乃至于高平城的防卫处于空虚的程度。

    当一切前提都达成后,自己就可以进行最后一步!

    那就是直接攻破他们的国都。

    擒拿高阳国整个王室。

    在这种时候,那无论他们还剩下多少大军,都没有用处了。

    “的确,俘虏了高阳国王,这仗几乎就不用大了。”旁边的副将听到此话后,也开始激动了,但很快,他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当即道:“可如果,李宰完全不在乎高阳国王被抓,选择直接继位呢?那接下来该如何?”

    李宰,是高阳国太子,是王储。

    在自己父王被抓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继位,成为新的高阳国王啊。

    如此,他们即便攻破了高平城,也没有任何用处啊。

    “你以为,本将军这段时间,都在厮混日子吗?”

    宋鸿志摇了摇头,解释道:“本将军早就从已经查清楚了,高阳国王对于手中权力抓的很紧,即便让自己儿子挂帅,亲帅十五万大军,但实际上,只给了李宰一半的兵符而已。”

    “也就是说,李宰想要真正指挥那十五大军,必须要高阳国王同意才行。”

    “所以我们只要抓住了高阳国王,那一切问题,都已经迎刃而解了。”

    他在辽镇之时,除了训练手下的八百将士之外。

    就是一直派人,潜入高阳国境内,打探有关的消息。

    得知高阳国王与太子平日的关系看似融洽,但实际上,面和心不和。

    就如比上次向大魏所要一百万白银的事情,高阳国王是不同意的,可因为太子坚持,又联合了一群大臣,这才如愿。

    还有此次李宰挂帅,亲自来到宣城,也是主动要求的。

    而高阳国王害怕儿子彻底掌握了军权,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因此兵符也只给了一半而已,

    否则。

    宋鸿志根本不会下这个决心,直接攻破高阳国都!

    “原来如此啊。”副将听到此话后,当即就明白过来了。

    同时心中也认定,只要拿住了高阳国王,那此战,绝对是大胜。

    但很快,他又想到了其他一个问题,不由开口道:“可是,此地距离高平城一千五百多里呢?属于长途奔袭,如果时间一长,李宰肯定会发现问题,然后派兵增援。”

    “还有,我们此次出来,根本就没带多少军粮啊,没有后方的支持,而且,我们虽然知道高平城的大致方向,可想要找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啊。”

    一千五百多里,这距离可是相当遥远呢。

    即便他们快马加鞭,至少也需要数十天左右吧?

    辽镇的驻军,又能迷惑李宰多久?

    一但发现有问题。

    肯定会派人探查,然后选择调兵回援。

    最为重要的是,那就是现在他们带出来的粮草根本没多少,能坚持两天就已经不错了,一但用完,那就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啊,我们此行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赶至高平城。”

    宋鸿志一笑,然后道:“本将军算了一下,我们所率领的这八百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只要在七天之内攻破高平城,俘虏高阳国王,那所有的事情,就尘埃落定了。”

    “而粮草方面,就更不用管了,本将军打仗,不需要后方,打到哪吃到那就好。”

    “至于高平城所在的位置,放心,本将军早已经计算好了。”

    “你们只管冲,只管杀,其他的,都交给本将军就好!”

    长途奔袭,速度就是需要快,若带足粮草,肯定会造成麻烦。

    所以直接在路上解决就可以了。

    在他看来。

    高阳国境内,还没有够八百人的粮草吗?

    当然,那些平民百姓,宋鸿志是不会选择伤害的。

    但那些和地主之类的官商,就不再其列了,而这些,就是他需要的后方!

    七天奔袭一千五百多里?

    副将顿时被吓到了。

    可在看到身后,八百精兵,以及早已准备好的马匹后,突然就意识到,这似乎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如宋鸿志所言,如今高阳国的兵力,全部都向着宣城聚集,内部极为空虚,即便是国都,防守肯定也会出现问题。

    带着手下八百精兵,在短时间内攻破高平城,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高阳国的国都,无论是城墙高度厚度、亦或者防守能力。比起大魏京师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他们只要到了,几乎都不用攻城,都能冲进去。

    毕竟,对方是一位真正的掌握着权力的国王,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虽说此刻他还是有些不相信,宋鸿志真的能准确找到高平城所在的位置。

    但副将觉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